臺島資訊

臺灣宜蘭田裏辦席 和太陽一起吃飯

時間:2013-02-18 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幸福果實”團隊去年啟動“稻田裏的餐桌計劃”,以農村為場域,在地食材料理,用藝術創意為農村加值,傳遞獨有的幸福感,希望吸引都市人來嘗鮮,已舉辦20多大小場次,場場爆滿。

  計劃發起人廖志汶、簡家旗都是農家子弟,分別於音樂圈與金融圈工作。在臺北生活十多年,兩人決定辭職返鄉,做些不一樣的事情。簡家旗表示,臺灣農村的價值很高,像是唯有三星鄉的土地、氣候等條件,才能種出“三星蔥”;每樣農産品與傳承精神,都是不可取代,但這樣的獨特價值,長久以來被低估。

  他們要為農夫、遊客與自己創造幸福,“幸福果實”團隊從兩人起步,去年七月開始籌劃,十月選在廖志汶的家鄉三星鄉,舉辦第一場次,大家在與人同高的豆青田圈裏吃飯。簡家旗笑説:“就像在英國神秘的麥田圈裏吃飯一樣酷!”

  藝術家Aguce與醫師張惠凱陸續加入團隊,為計劃增添發展可能。田裏辦桌第一季,去年就已開辦,共有4場265人參與,每人花費1666元(新台幣),每場藝術創意各異。曾舉辦跨年火鍋趴,餐桌上點點燭光,眾人拿著仙女棒玩耍,點點光芒倒映水田,璀璨無比。

  最近一次的餐桌,是2月3日在南澳,大家騎著單車探索這塊世外桃源,品嘗當地“牧師米”與南瓜等火鍋饗宴。許多人第一次脫去鞋子,赤腳踩在泥土上頭,十分興奮。小孩子則開心地在田裏奔跑、採野花,簡家旗説:“活動成不成功,小孩子的反應最真實。”

  在非贏利組織上班的宋若甄,長年在臺北生活,多數時間待在室內,自從去年底參加三星鄉的第一場次後,成為“超級粉絲”,已參加過三場。她回想在員山鄉的第二場次,當時中午天氣很熱,“從沒想過,竟然會單純地因為一片雲飄過來所帶來的涼爽,而如此開心。”

  花大錢只是到田裏吃飯?他們遇過許多質疑,簡家旗表示,只有真正體驗過才懂得,“從內心感到幸福快樂,應該是無價。”他們希望藉由“好玩”的內容,營造出“幸福感”,呈現農村“價值”,讓人們親近農村,重新看待土地的價值,終極目標是吸引年輕人返鄉。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