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檣,河南安陽人,著名編劇。代表作品《孔雀》《立春》《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致青春》《黃金時代》。曾獲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編劇獎以及金雞獎、百花獎、金像獎、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李檣與許鞍華
印 象
文藝氣質
與生俱來
今年10月,由李檣編劇、許鞍華導演,眾多明星加盟的電影《黃金時代》上映,實驗性的拍攝手法,由演員齣戲念臺詞的間離效果,3個小時的片長,都給觀眾帶來很大挑戰。票房並沒有想像中的理想,但與同檔期上映的其他國産片相比,這部電影還是受到了最多的關注。10月1日,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公佈入圍名單,《黃金時代》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五項提名。這部影片還將代表香港地區角逐2015年奧斯卡外語片獎。
7月21日,《黃金時代》沙龍在北京單向街書店舉行,許鞍華和李檣同時出現,眾多文藝青年擠爆了活動現場。這是記者第二次見到李檣。上一次是2013年5月,《孔雀》《立春》《致青春》三部劇本成書出版,李檣走進北京大學“未名講壇”,與學生們交流劇本創作的心得。
李檣喜歡穿素色寬鬆的衣服,説話輕聲細語,笑起來溫文爾雅,舉手投足都體現出一個寫作者應有的狀態。如他所講,寫作對於他,就像農民下地種糧食、工人上班,是很日常的勞作生活。如果説他的“勞作”與他人有何不同,那麼最明顯的標簽,就是他那種似乎與生俱來的濃郁的文藝氣質。“只要你想擁有精神和心靈生活,你就是文藝青年。”李檣這樣解釋“文藝青年”這個稱呼,“只要曾被一首歌打動想去學吉他,或者突然看了一部電影想成為那個主人公,任何對於自己身份的假定和想像都是創造,這種虛構的能力就是文藝的表現。”
年輕的歲月,李檣過得算不上順利。19歲高中畢業後入伍當兵,兩年後進入中央戲劇學院文學系學習,畢業後進入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做編劇。工作兩年後,他轉業回老家安陽市文化局,寫“自己一點兒都不懂”的豫劇。不久後,他重回北京,做了“北漂”。2000年,顆粒未收的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他又回到安陽老家。
“所有編劇經歷的一切困擾我都經歷過。不給署名,當槍手,寫完不給錢,用了你還不承認,全都碰見過。”聊起那段日子,李檣覺得那就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他甚至有些感謝那些坎坷和由此帶來的痛苦,“為什麼人要避免痛苦?很多所得明明是在痛苦中鍛鍊出來的啊!那為什麼人人都要抗拒痛苦而去追求幸福呢?”
2005年,顧長衛把李檣編劇的《孔雀》搬上銀幕。那時候,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尚未形成。2013年,李檣根據辛夷塢小説改編的《致青春》由趙薇擔任導演,上映後票房超過7億元。金牌文藝編劇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讓他有底氣拿出《黃金時代》的劇本,這是他第一次聚焦真實人物,第一次讓故事離開當下,進入那個充滿理想又充斥戰亂的民國年代。
如今,國內薪酬超過100萬的編劇只有三個人,劉恒、蘆葦、李檣。而李檣每天的生活依然簡單得像白開水,一般情況下,他會在寫作和閱讀中度過,有時上網看微博,他會發現時代變化得太快了,“大家都沒有耐心去認真思考、討論一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對李檣來説,現在大概就是他的“黃金時代”,當然這也是一個快得讓他困惑到無所適從的時代。他希望能保持從容的狀態,“我在某個階段只能寫我當時的能力和思想能夠表達的東西。我覺得我就像是一個手藝人,為我的客人定做出他所滿意的東西,同時這個東西裏面也包含了我的匠心。我就是去寫作,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