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來自美國的觀點認為:詩歌是對現實的再現。我反對這樣的觀點。不論回避現實還是屈從現實,都是另一種‘奴役’。詩歌應該超越現實,把我們從現實中解放出來。當世界上的一切已經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時候,只有詩歌像愛情一樣,可以表達最深刻的本質。”
這是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所言。84歲的阿多尼斯4年裏5次訪問中國,北京、上海、杭州、香港、青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阿多尼斯在中國擁有大量粉絲,老詩人所到之處,都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阿多尼斯的首部中文譯詩集《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出版至今,已多次再版重印,累計已近10萬冊。“我翻譯成漢語的詩歌只佔總數的3%~5%。”阿多尼斯説。生活在巴黎的阿多尼斯,多年位於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之列,是當代阿拉伯世界最偉大的詩人,但由於他鮮明的多重批判者的觀點,在阿拉伯世界備受排擠和批評。
阿多尼斯公開提出:世界的未來在中國,中國的未來在詩歌。在讚譽的同時,阿多尼斯也婉轉地表達了他的擔憂:“我看到了中國的成就和發展速度,但是過於物質化的社會缺少精神層面的東西,對個人權利的重視不夠,自由的個性被禁錮住了。詩歌是超越物質的精神層面的代名詞。如果中國沒有詩歌,沒有精神層面,就不會有未來。”文/王 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