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希望.1》全景式展現最真實的以色列建國歷程

時間:2014-09-22 14:05   來源:台灣網

  希望

  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巨著

  一曲令人唏噓的英雄之歌

  一本書看懂巴以衝突與中東格局

  1)內容簡介:

  《希望》分為《希望1》與《希望2》,是是普利策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沃克“以色列風雲”的前兩本。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之父”戴維本-古裏安頒布《以色列國獨立宣言》。次日,阿拉伯聯盟國進入巴勒斯坦,宣佈對以色列處於戰爭狀態,第一次中東戰爭由此爆發,史稱“巴勒斯坦戰爭”,也是以色列獨立日之後的第一場複國戰。

  普利策文學獎得主——赫爾曼沃克筆下的以色列複國戰,充滿了被阻滯的艱辛與不易。從建國之日起,以色列一邊應對阿拉伯聯盟國的強力軍事打擊,一邊面臨國內武器及人員短缺的危機,同時,還不得不與俄、美、英、法等國進行著漫長而嚴酷的博弈及對抗。

  《希望》的故事也由此展開。依靠斡旋于各大強國、為以色列爭取到政治與軍事援助的茲夫巴拉克及英勇善戰的約西?尼燦等建國功臣,使得襁褓中的以色列在與強敵的對峙之中,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既夯實了以色列在世界軍事史中的地位,同時對阿拉伯聯盟國、中東地區乃至世界格局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希望》既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以色列建國史巨著,也是一曲令人唏噓的衛國英雄之歌。在持續數十年的複國戰硝煙背後,巴拉克與約西的個人命運如何流轉,他們的情感生活又將遭遇怎樣的衝擊,並因此做出何樣的抉擇,都將在《希望》一書中呈現。

  2)作者簡介:

  普利策文學獎獲得者——(美)赫爾曼沃克

  191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為俄裔猶太移民。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文學與哲學專業,並在“珍珠港事件”後加入美國海軍,參加過南太平洋戰爭。

  出於對戰爭與文學的深度了解,沃克創作出奠定其文學地位的《凱恩艦嘩變》,獲得了1952年普利策文學獎,而《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則贏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這兩本書足以奠定沃克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希望》是沃克以“以色列建國”為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説,從以色列獨立日到“六日戰爭”,時間跨度長達二十餘年。沃克在書中用凝練的語言、嚴密的情節設置與恢宏的戰爭描寫,全景式還原了一個真實的以列國的獨立與崛起。

  譯者——辛濤

  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好讀書,並願意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盡一己之力。譯有《死亡詩社》等。

  《希望.1》媒體推薦

  沃克的小説讓逝去的歷史再一次鮮活地展現在世人眼前。——《華盛頓郵報》

  《希望》令人感動,頗具教益,頌揚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在以色列這個新生國家中,人就是最大的希望,全體國民的涵義就是一個家庭的涵義,一名學者同時也是一名士兵。小説命名貼切,氣勢恢宏。——安東尼伯吉斯(英國作家,《發條橙》作者)

  赫爾曼沃克是歷史題材類小説的大師!——洛杉磯時報

  令人鼓舞,興奮激蕩……《希望》把史詩般的事件與日常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娛樂週刊》

  《希望.1》亮點分析

  ●一本書看懂以色列建國史

  真實的“以色列建國之父”戴維本-古裏安

  美、英、法等國對待第一、二次中東戰爭的意圖與立場

  他國猶太複國主義者對以色列獨立戰爭的作用與幫助

  以色列與強國如何週旋,並獲得了怎樣的政治與軍事援助

  全景式展現第一、二次中東戰爭的起因、轉機與影響力

  以色列在戰前與戰後的政治、軍事、經濟與社會環境的對比

  ● 作者是普利策文學獎得主

  沃克創作出奠定其文學地位的《凱恩艦嘩變》,獲得了1952年普利策文學獎,而《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則贏得了《紐約時報》的高度評價:這兩本書足以奠定沃克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詳細描述以色列建國初期與第一、二次中東戰爭

  中東地區為何衝突不斷?究竟是誰在背後操控這一切?讀《希望.1》,撥開戰爭的迷霧,看到歷史遺留問題與巴以衝突的真相。

  精彩連載:《希望1》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