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保爾,8月11日、12日現身上海國際文學周,出席他的《大河灣》中文版首發式及主題論壇兩項公開活動。這位82歲的印度裔英國文學巨匠首次來到中國,沒有曾經的憤怒和不可一世,他展現出暮年平和的一面——
獲獎沒有帶來困擾
羊城晚報:兩年前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在很多場合都説這個獎帶給他無數的困擾。在您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對您構成了什麼具體影響嗎?
奈保爾:我覺得我能夠處理好和它的關係,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困擾。
羊城晚報: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者庫切先生來到中國,和莫言先生當時有一個對話。他們有一個爭論,莫言認為諾獎只是談文學,文學是唯一標準,但是庫切認為裏麵包含了很多政治元素,您對這個問題如何看?
奈保爾:我並不覺得諾貝爾文學獎和政治有這麼大的關係,雖然經常有人説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某些原因才給某些特定的人,但我並不覺得這樣。
羊城晚報:行文中重視節奏和韻律,對您來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麼?文字的節奏和韻律,無疑加大了您作品的翻譯難度。
奈保爾:我也會經常想,我其實讀的不少的東西,都通過翻譯來想像原文的魅力。所以我很仰仗譯者來傳達原文的美麗給讀者,小説、詩歌都是如此。
羊城晚報:您對中國行有什麼期待?對於中國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可能寫一本關於中國的小説?
奈保爾:我並沒有對中國之行有什麼期待,因為一旦有了期待就看不見你要看的東西,我只是過來,然後觀察就可以了。至於寫書,也許我不能寫一本關於中國的書了,中國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國家,需要認真的體驗,需要認真的觀察,需要很多的知識,但是現在我沒有這些東西。
一個人應該有三個人生
羊城晚報:聽説您曾經抽煙抽得很兇,現在已經戒煙了,有煙的世界和無煙的世界有什麼差別嗎?
奈保爾:我其實並不愛抽煙。以前抽煙那是因為耍酷。後來有長達七年一直受鼻炎困擾,所以戒了煙。
羊城晚報:您有這麼多身份,您對自己的身份是怎麼看待的?
奈保爾:我並不覺得身份是一個問題,一個人可以同時是很多事物,我是一個作家,同時我也是一個旅行家。
羊城晚報:您這幾天就要過82歲生日了,寫了那麼多傳世作品後,如今您在人生或者寫作上還有什麼遺憾?
奈保爾:有一個遺憾,就是人生苦短,我認為一個人應該要有三個人生,一個用來學習,一個用來享受,還有一個需要用來思考。(記者 孫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