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作為傳統圖書館的有益補充,自助圖書館在如今的大型社區、文化廣場、商場以及交通樞紐等公共區域頻頻現身。其誕生以來一直以向市民提供便捷的借閱服務為宗旨:24小時營業,就近借還,自助服務……然而,某地的自助圖書館近日卻因使用率低、造價昂貴、書籍少且內容單一等遭到媒體質疑,並引發公眾熱議。
各方觀點
巫志南(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應著重打造“館”的概念
自助圖書館,應該突破“圖書借還機”的概念,著重打造“館”。身處街邊民巷的自助圖書館,應該成為社區居民的公共借閱空間,而不應只停留在像ATM機一般的借還功能上。“館”的概念一方面體現在藏書的量上,如果只有一個書架的體量,那一定滿足不了社區居民的需求。所以自助圖書館首先應該有一定規模的藏書,內容涵蓋也應該較為全面地照顧到社區有讀書願望的各類居民。而另一方面,既然是圖書館就應提供一定的閱讀空間,能讓社區居民實現一齣家門便可擁有公共閱讀空間的願望。滿足這些,再加上隨借隨還、24小時不間斷服務、自助服務等特點,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自助圖書館。如上海嘉定的自助圖書館,一般藏書量在萬冊以上,24小時開放,市民憑藉書證可以刷卡進入、隨意借閱。這種類型的自助圖書館如果能大量推廣,一定會給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帶來積極影響。再如江蘇省張家港市的24小時“圖書館驛站”,面積一般都在200平方米以上,市民憑藉市民卡可在全市的驛站實現“一卡通”,同樣突出了“館”的理念。
自助圖書館的設立與普及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均等化”的重要體現,它的具體功用和老百姓的滿意程度應該成為衡量其實際意義的重要指標。一台機器的造價若與一個場館的造價基本相近,那麼“館”的實際意義也應該更大些。
王林(深圳圖書館副館長):建立一體化、多元化和網路化模式
自助圖書館走進街區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可及性,為市民文化需求與圖書館服務之間搭建起了更為便捷、高效的橋梁。針對目前自助圖書館運營和管理上遇到的瓶頸,以一體化、多元化和網路化發展的模式推動自助圖書館服務很有必要。
作為市區圖書館延伸到社區的終端,深圳的大部分自助圖書館與基礎圖書館之間有著高度靈敏的網路化反應機制。例如,當某個服務點的設備運作出現問題時,圖書館服務與監控系統可實時跟蹤到每台自助機的運作狀態,自動通知物流人員或維護人員及時解決。目前深圳圖書館已基本實現了對自助圖書館網運作狀況多方位的監控或跟蹤,通過預警管理、遠端控制等管理手段,已經構建了自助圖書館網高度整合化、網路化、智慧化的管理平臺,新建了網站專欄,並在微平臺上增加宣傳與服務功能。而市區內多個基礎性圖書館之間的密切配合,也促進了全市自助圖書館的優化佈局和使用效果提升。當然,自助圖書館只是圖書館的一種存在形式,在技術上還有不斷完善的空間。
王琪(首都圖書館工作人員):因地制宜調配書籍
社區中的自助圖書館都以市區的大圖書館作為資源總站,是市區圖書館館外的功能延伸。以首都圖書館為例,我們會雇用專業的配送團隊,定期配送、更新各個自助圖書館的藏書。在書籍的選擇上,一般會以暢銷書為首選,根據我館的借閱排行,並按照文學小説、科普教育、健康養生等不同類別進行選擇,並多以實用性的書籍充實各個自助圖書館。配送書籍之前我們會做一些調研,根據不同社區的特點與當地居民的具體閱讀需求,因地制宜地選擇、調配書籍,並定期更新。
在北京寸土寸金、較為密集的環境中,自助圖書館的體量往往受到限制,所以首先要有一個大圖書館作為資源上的支撐與後盾,把圖書館“功能的延伸”作為重點突破口。我們也希望時下最暢銷的書籍都可以進入轄區內的每一個自助圖書館,這樣無形之中也會增大總館的採購量。
原標題:自助圖書館:還需優化佈局提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