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8月20日電 題:復旦教授汪勇豪攜“遊俠三書”滬上論“俠”
作者 王笈
“到今天為止,許多人還在看金庸(的書),當他們別的書找不到的時候,就會繼續把《鹿鼎記》、《笑傲江湖》看一遍,用來安慰自己心裏的寂寞。”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汪勇豪20日在上海圖書館談及華人對“俠”的喜愛時説。
汪勇豪學的是“古典文學”,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遊俠詩頗有興趣。他説,自己當年是想出版一本與遊俠詩有關的書,沒想到最後卻把“詩”換成了“史”,“我那時候出一本書是非常難的,編輯就跟我説,書我們還是要的,但是‘遊俠詩’這個題目沒人看的,你如果能寫寫中國的遊俠史,這可能有銷路。”
“無知無畏”的汪勇豪扛下了這一題目,把“二十四史”一本一本地翻,潛心研究中國遊俠的歷史。1992年,汪勇豪出版了自己的“遊俠”處女作,後有《遊俠人格》等書相繼出版。時至2016年,研究了20多年“遊俠”的汪勇豪帶來了自己的最新版“遊俠三書”——《中國遊仙文化》、《中國遊俠史論》、《俠的人格與世界》。
“全世界華人沒有一個不喜歡遊俠、武俠、俠客的,‘俠’文化、武俠小説、武俠電影早就‘走出去’了。外語詞彙裏有‘龍’,有‘功夫’,西方人早就耳熟能詳了。幾乎是功夫文化代表了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汪勇豪説。
對於“俠”能從諸多中華文化中“脫穎而出”、率先走上世界舞臺,在汪勇豪看來,在於人與人之間需要“碰撞”和交流,“‘文質彬彬’可能會造成人和人離得很遠。從我個人的氣性上來説,我就喜歡‘俠’這樣的人。”
中國歷史上的“俠”究竟是從何産生?海內外學者眾説紛紜。有觀點稱,“俠”來源於儒家,孔子就曾為保護魯國國君願拋頭顱、灑熱血,孔門之中也有一些有“血性”的弟子;還有觀點認為,“俠”來源於墨家,墨子“熱腹”,是“俠”的先生。
“‘俠’是當你處在緩急之間的時候,可以來幫助你的一群人。他們天然地站在弱勢的一邊,這樣的人了不起。”汪勇豪説。
經過數千年的歷史變遷,“俠”的精神因為“土壤”始終都在,留存在了中國人的心中。到今天,海內外華人依舊非常喜歡“俠”。從熱播電視劇,到暢銷文學作品,多少都能尋覓到“俠”的元素,“俠”故事仍然是不少華人茶余飯後嘮嗑的內容。
而在探索了數十年“俠”世界的汪勇豪看來,那些“俠”的身上其實也存在著某些“天性”,“他們大多是膽汁質的、多血質的、外傾型的太‘陽’之人,敏感、衝動、對環境高反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