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回顧十年 韓寒坦言寫作“很慚愧”變溫和會反思

時間:2016-08-18 10:45   來源:華西都市報

  回顧十年

  韓寒坦言變溫和 會反思

  作為80後作家代表人物,兩人不免要談到自己對“80後”這個概念的理解。張悅然説,“在一些人的定義裏,‘80後’是叛逆、自我的一代。其實在這種標簽化認知的背後,大家都是不一樣的個人。像我跟韓寒,就是走上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坦白説,我很羨慕韓寒,他真的是一個時代的偶像。他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

  過去十年,80後一代,從青澀的20多歲到穩重的30多歲,內心也發生著變化。同樣都是80後的韓寒與張悅然,也不例外。當回顧到自己過去十年,韓寒現場透露自己感觸很深的是,“我感覺自己變得越來越溫情、溫和了。雖然夜半醒來,還是會有一些犀利的想法和觀點,但是我已經學會告訴自己,再多想想,再多一些換位思考,會比較好。這也是我有了孩子以後的一個明顯的變化。”

  很多讀者都知道,韓寒曾經寫很犀利的雜文,但韓寒説,自己現在“看自己以前寫的雜文,我也會想:在當時的場景下,我那樣的觀點,會不會顯得偏頗? 總之就是,我會慢慢開始對自己有所反思。”

  向韓寒請教電影 張悅然也要“觸電”

  在新概念作文大賽出身成名的80後作家群中,轉型現象較為突出,很多都從寫作走上導演的路子。比如韓寒、郭敬明都是如此。張悅然作為與韓寒、郭敬明齊名的80後女作家代表,也沒能例外。在此次發佈會上,張悅然也首次公開透露,自己也有嘗試拍電影的計劃,並且已經跟成功轉型導演的韓寒有所溝通,“我前幾天跟韓寒説,我以後要當導演,可能要找他幫忙和請教。雖然,寫小説對我始終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我也不排斥用另外的媒介去表達。”

  一個又一個作家開始“觸電”拍電影,那麼作家拍電影,會不會比一般導演更有優勢呢?韓寒認為,“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我想,唯一的優勢應該是,作家往往是編劇本身。在修改臺詞的時候,會相對容易一些。其他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拍電影更多是一個專業技術活兒,更需要紮實的專業基礎。作家不會有其他更多優勢。我想,悅然如果要拍電影,應該在這方面,也有很多準備吧。”華西都市報記者張傑上海攝影報道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