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選》發佈

時間:2015-08-18 07: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新華社電 為進一步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認設置慰安所、強徵“慰安婦”罪行,國家檔案局自8月15日起在其官方網站連續8天每天發佈一集專題網路視頻《“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選》。

  國家檔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國家檔案局製作的專題網路視頻《“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選》,公佈了中國一些檔案館和研究單位收藏的“慰安婦”檔案,其中既有在日本侵華時期形成的日方檔案和日本在佔領區扶植的傀儡政權檔案,也有戰後中國政府接收被佔資産和調查戰爭損失以及審訊日本戰犯而形成的檔案,可以清晰地揭示日本在戰時實施軍隊性奴隸制度、強迫徵用“慰安婦”、開設慰安所的歷史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日本右翼勢力與日本當局中一些人言論的荒謬與無恥。

  1931到1945年,日本在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發動侵略戰爭期間,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其中就包括大規模實施“慰安婦”—日軍性奴隸制度。“慰安婦”制度是日本政府和軍部直接策劃、各地日軍具體執行實施的強迫中國、朝鮮半島、東南亞和歐美國家婦女充當日軍性奴隸的制度。在這一制度下,強迫婦女充當“慰安婦”—日軍性奴隸的野蠻行徑,使大量婦女慘遭日軍的蹂躪、淩辱和摧殘,不少人死於虐殺和疾病,在整個侵華戰爭中,日軍的上述暴行從未停止過。

  1945年8月日本在戰敗之後,為了掩蓋歷史真相和戰爭罪行,銷毀了大量檔案資料,因此留存至今且可供利用的“慰安婦”檔案文獻非常少見。但僅僅是目前尚存的,就足以證明“慰安婦”制度是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和一些政治人物一再抵賴、否認日本侵略軍實施的“慰安婦”制度及其罪惡,否認“河野談話”。

  世界輿論和國際機構早已對“慰安婦”制度做了譴責,有了定論。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先後於1996年和1998年通過有關報告指出,“慰安婦”制度是現代社會“有計劃的強姦、性奴隸”行為,日本政府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在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地舉行的各種聽證會,由歷史學界、法學界、社會學界、婦女界等的參與,推動國際共識的達成。1996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率先提出報告,認定“慰安婦”問題就是日本戰時推行的性奴隸制度,是戰爭犯罪。2007年,美國、歐盟、加拿大、荷蘭以及韓國議會紛紛通過譴責日本推行“慰安婦”制度、敦促其謝罪道歉的決議。2014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日本人權審查結論》報告,認為日本應該為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問題承擔責任。

  國家檔案局有關負責人説,“慰安婦”制度的策劃與實施,充分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違反人道主義、違反兩性倫理的野蠻、殘忍和暴虐,是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是日本侵略者制度化了的國家犯罪行為,它嚴重侵犯受害婦女的人權,是世界婦女史上最為慘痛的一頁。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在這樣一個莊嚴的歷史時刻,作為曾經的戰爭策源地的日本,實質上並沒有對那場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性質和戰爭責任作出清晰明確的交代,向受害國人民作出誠摯道歉,乾淨徹底地與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切割。對於“慰安婦”制度及其罪惡,僅僅以“不能忘記在戰場背後存在名譽與尊嚴深深受到傷害的女性們”為遮掩,使“慰安婦”制度受害人在二戰結束已有70年的今天仍遭受著人權蹂躪。

  1 日軍在中國佔領地普遍設慰安所

  日軍“慰安婦”制度是二戰時期日本政府有計劃地為日軍配備性奴隸的制度。“慰安婦”是日本對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婦女的統稱,是對女性人權的赤裸裸踐踏。

  現在,英文Comfort Women(慰安婦),日益為直指其罪惡本質的Sex Slaves(性奴隸)所替代。

  1932年1月,日軍在上海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在此前後,上海出現了為日軍官兵提供“慰安所”和“慰安婦”。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在中國佔領地全面推廣“慰安婦”制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的慰安所也隨之擴展到東南亞被佔地區,直至日本戰敗投降,這一軍事性奴隸制度才告結束。

  今天,中國的中央檔案館、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南京市等地的檔案館還保存有一些關於“慰安婦”的檔案。

  這些檔案,既有在戰時形成的日方檔案和日本在佔領區扶植的傀儡政權檔案,也有戰後中國政府接收被佔資産、調查戰爭損失以及審訊日本戰犯而形成的檔案,這些檔案可以清晰地揭示日軍當年強徵“慰安婦”、開設“慰安所”的歷史事實,是不可多得的人類歷史記憶。

  檔案記載,日軍在中國佔領地如東北、華北、華中、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普遍設立慰安所,顯現了日軍“慰安婦”制度實施的地域範圍之廣;“慰安婦”不僅有中國婦女,也有朝鮮婦女,還有荷蘭所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安汶等地的婦女,更是揭示了“慰安婦”問題的國際性特徵。

  1993年8月4日,時任日本政府內閣官房長官的河野洋平代表日本政府發表了有關“慰安婦”(日軍性奴隸)問題的調查結果,亦即“河野談話”,“表示誠摯道歉和反省之意。”

  二戰時期的日軍“慰安婦”制度,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對人類造成不可彌補性創傷的鐵的見證。“慰安婦”檔案,既有當時作為加害國的日本的自我記錄,更有當時中國及其他日本侵略戰爭受害國的記述,是二戰時期時代記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日本方面當時形成的材料

  第二集包括六份材料:

  一是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1938年2月19日),來自吉林省檔案館。此件檔案係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十九日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司令官大木繁《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匯總了昭和十三年二月一日至十日南京及周邊地區各市縣軍隊“慰安設施”狀況。

  二是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1938年2月28日),來自吉林省檔案館。此件檔案係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二十八日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司令官大木繁《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報告共分12項內容,其中的第11項以表格的形式匯總了南京憲兵隊轄區各市縣軍隊“慰安設施”狀況,表中的項目與二月十九日所報表格基本相同。

  三是日軍北支那憲兵隊《關於慰安所增加設備等問題的報告》(1943年),來自河北省秦皇島市檔案館。由於大量“利用”“慰安婦”,且“慰安婦”生存狀態惡劣,其中不少患上了性病,並傳染到日軍。據日軍北支那憲兵隊《關於慰安所增加設備等問題的報告》,由於“性病帶來的毒害很重,導致戰鬥力消耗”,所以“慰安所必須安裝清洗設備和清洗用具”。

  四是關東憲兵隊《通信檢閱月報》記載的日本軍人信件中反映日軍奴役“慰安婦”的罪行(1941年)來自吉林省檔案館。日軍在佔領區採用十分嚴格的信件檢查制度,在華日軍和家屬之間的信件,會被憲兵隊檢查官秘密打開,只要記錄戰場真實情況、有可能“影響軍心”的信件,就被付之一炬。但燒燬前,檢查官會將信中內容抄錄留檔,而這些留檔的信件中,就有記錄日軍奴役“慰安婦”及反映“慰安所”的具體情況。

  五是日軍《憲兵月報》中記載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設有軍隊“慰安所”情況的檔案(1943年3月5日),來自吉林省檔案館。

  六是關於日軍慰安所經營等情況的情報(1944年-1945年),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