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平
一部書稿,歷經20餘年的編輯出版之路,陳年沒有使其腐朽,反經層層淬煉而歷久彌香。《中國飲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一部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學術專著,該書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于2015年2月獲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該書由著名飲食文化學者趙榮光主編,匯集全國20多位飲食文化專家學者,編輯出版歷經20餘年完成。
責編:從青春到暮年的編輯路
酒醇因陳年,梅香自苦寒。
一部作品的出版需要有好的選題,而一個好選題成就一部好書,離不開編輯的精心打磨。
《中國飲食文化史》的成書源於1991年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中國飲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當時大會的組織者李士靖(現已90歲高齡)多次拿起日本學者中山時子撰寫的《中國飲食文化》給與會嘉賓看,他倡導、激勵中國學者早日寫出自己原創的飲食文化著作。
李老是著作的倡導者,該書的責任編輯馬靜則是一個自始至終的踐行者。馬靜是第十一屆韜奮出版獎獲得者,一個典型的學者型編輯。她的編輯生涯,操刀過報紙、年鑒、辭書等諸多類型的出版物,還給辭書編輯培訓班的學員講授編輯實務課。也就在1991年,《中國飲食文化史》列入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的選題計劃,並商定由飲食文化專家趙榮光擔任主編、馬靜擔任責任編輯。就這樣,這部書稿從此踏上了20年漫長的坎坷之路;就這樣,馬靜陪伴這部書稿從青年至暮年。
春去秋來,寒過暑至,書稿終於完成。但這部嚴肅的學術著作,面臨市場大潮的強烈衝擊,於是有了書稿被下馬過繼(1999年叢書出版計劃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停止,書稿轉至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四處化緣、書稿輾轉回歸的辛酸往事。在該書出版的存滅之際,是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撥助的“救命口糧”使其延活。直到2012年在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下,該書的編輯出版工作才告別捉襟見肘、寅吃卯糧的窘境。這筆資金不但全面盤活了該書的出版,更使出版方得以全面鋪開精品圖書製作的編輯出版流程。
一部作品的選題,編輯的慧眼很重要;一部書稿,編輯的打磨與錘鍊更重要。20餘年,十卷本書冊,編輯對書稿的字斟句酌窮盡心血。長安街上燈火闌珊,編輯們剛剛送走一個緊張工作的夜晚,又在迎接著一個奮力拼搏的黎明。核實文獻、消滅差錯、潤飾辭採、爬梳提煉學術觀點,馬靜對筆下的書稿不厭其煩,這種案頭的編輯加工整理工作在當下或許鮮有編輯執著。
作者:書齋青燈下集腋成裘
《中國飲食文化史》以“中國飲食文化是區域文化”的理論觀點為基礎,按黃河中游、黃河下游、長江中游、長江下游、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中北、京津10個飲食文化圈的分法,將全書分為十卷。全書雖以地域飲食文化分類,但“貫穿一條鮮明的人文思想主線”,“五穀為養”“醫食同源”“尚和”“天人合一”“尊老”的觀點串于其間。
書中涉及的地域空間幅員遼闊,而我國學者撰寫飲食文化史著作尚屬首次,故可借鑒之資料寥寥。作者的寫作無前人成熟資料可供參考,只能從大量文獻故舊中梳理甄選可用資訊,再加之以學養兼收並蓄,融會貫通於心,下筆落紙成文。
該書作者之一姚偉鈞,是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他早年師承國學大家張舜徽,研修歷史文獻學。十年磨一劍,他的書稿從初稿到出版一晃就是20餘年,其間更是幾易其稿。作為一部學術作品,在缺少文獻資料的前提下,作者集腋成裘,浮白載筆。稱其為“孤憤之書”或許言過其實,但也實為一部嘔心瀝血之作。在沒有任何物質支援的前提下,成書的動力就是興趣與堅守,是唸唸不忘的初心。一個歷史學者就這樣選擇不計酬勞與得失,在書齋的青燈之下、冷板凳上,一坐幾十年。
多年堅守,能見證圖書的出版是一份告慰,而對於出版之前就已駕鶴西去的作者,卻是一份遺憾。
專家:編輯要有創意更要有良知
以古籍善本為依據,逐字核查書稿,匡正書稿的遺漏之處;以辭書的編纂方法編輯該書,對各卷中的人名、地名、年號由專人進行53項專項檢查……該書的編輯人員在圖書編纂上耗費的心力不勝枚舉。正因如此,才凸顯出該書的編輯含量,才使得該書在字裏行間流淌著中國飲食文化的血脈。一位出版大家曾對馬靜説,在以碼洋論英雄的今天,很少有像你們這樣做書的了。
三聯書店前總經理、總編輯、出版人董秀玉有50年的編輯經歷,當她看到該書後再一次提及編輯功夫、編輯含量和編輯精神。她表示,編輯是連接讀者和作者的橋梁,這些年社會上對編輯工作的重視越來越不夠。歷史與文化通過編輯玉成好書,讓其流傳後世。而當下出版事業飛速發展,一年出版40多萬種圖書,一切要求快速,一般圖書在編輯加工上所花的時間越來越少。“而這套書的作者和編輯,能做到今天這樣非常了不起。編輯不僅要有學術創意,還需要有良知和心血。”董秀玉表示。她還建議出版方,該書應不斷修訂,作成一個真正的經典,實現從傳播效益到利潤回報的雙重價值。
對於當下出版界的唯碼洋論、唯經濟效益論、以市場暢銷論英雄,《中國飲食文化史》走的是一條精品出版的篳路藍縷之路。出版物是精神文化和商品經濟交織的産物,編輯的認真嚴謹與精益求精,鑄就一部學術著作的誕生,並實現該書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