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韓少功《日夜書》首發 再次點燃知青小説熱

時間:2013-04-19 08:39   來源:揚子晚報

  韓少功 (蔡 震 攝)

  以知青為題材的圖書,成為今天在海口開幕的第二十三屆全國圖書博覽交易會上的熱門讀物。昨日,著名作家韓少功攜描寫50後知青一代精神史的最新力作《日夜書》亮相書展,談到文學作品的思想性,韓少功表示,小説家不是批評家,只是點到為止,否則就是越位。

  20歲和50歲寫知青體會不同

  2002年,韓少功的散文作品《山南水北》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以及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後,十年來,韓少功一直居住在海南,但他已經很多年沒有發表和出版長篇小説了。韓少功告訴記者,這部關於知青題材的長篇《日夜書》,是他遠離知青生活後,萌發的新的創作靈感,“隨著時間、年齡、閱歷的變化,對知青這段特殊歷史,感受和角度都有所不同,“20多歲寫知青和50多歲寫知青,體會完全不同。”今年1月,韓少功剛剛過了60歲生日。他把這部《日夜書》當作獻給自己這代人的紀念,“中國的知青和老三屆都要60歲了,很多人都陸續退休了。所以我通過這部小説來做一個回顧,而且也正是合適的時候。”

  相信80、90後能理解

  在新書首發式上,來了一些80、90後讀者,對這批50後知青生活表現出極大的好奇,有讀者問,不同時代的人,閱讀中是否會有代溝?韓少功認為,根本不必擔心,“幾千年前的事情,我們不還是有興趣嗎?何況才幾十年。”他相信80、90後們能夠讀得進去這本書。

  小説《日夜書》從浪蕩不羈、後來成為前衛藝術家的知青同伴姚大甲開始寫起,至長于理論的知青精神領袖馬濤的女兒笑月意外去世,描寫了一個朋友群體從知青時代開始的各種命運軌跡,展示這一代人的精神史,為中國認知提供了新的文學剖面。

  問到這個醒目的書名,韓少功説他反感那種很小資的書名,“我喜歡樸拙、大方的書名,就想到了日、夜,“希望通過這部作品,體現時間的漫長感。”

  小説家點到為止不能越位

  很多作家都在反覆寫知青,但韓少功強調,這不只是一部知青小説,“小説裏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但敘事的重點還是這個時代。小説不只是關注知識分子,還有普通工人、個體戶和官員,我寫的是這代知青的當代群像和他們的當代命運,就是一代人的命運。”對於“尋根文學”作家這樣的頭銜,韓少功表示不贊成給文學作品貼標簽,稱自己是“被尋根”。

  談到小説帶給人們的啟迪和思想性,韓少功強調,小説不是理論讀物,不適合完成這樣大的命題,“這應是批評家做的事,小説只是點到為止,否則就是越位。”

  因為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消息説今年將是個長篇年,不少知名作家都把筆鋒轉向當下社會話題,並積極準備在今年推出新長篇。對此,韓少功表示,“不論誰寫長篇,大容量的作品,多少都會反映社會話題,這是常理。至於長篇年,至少我還沒讀到這些作品,不必太當真,更不能造假像。”

  新書發佈會不談隱私

  如今,社會發展面臨了方方面面的問題,很多人認為,現實已經遠遠超過了作家的虛構和想像能力。因此,紀實作品越來越受到關注。針對這一現象,韓少功認為,每一個作家都應該更加關注社會現實,作家的創作,尤其是長篇創作,肯定都會涉及一個廣闊的社會舞臺,好的作家,多多少少都會關心社會。現在,涌現了很多非虛構文本,這些都基於社會生活的真實事件,不過,對虛構文本來説,同樣有廣闊的空間,一個作家如果能夠真正深入生活,擁抱社會,就一定能夠寫出優秀之作。韓少功説:“我認為兩種寫作形式都好,我願意讀那些寫得好的虛構作品,以及寫得好的非虛構作品。”

  問到《日夜書》中是否有自己的影子,當年當知青時是否追過心儀的女知青?韓少功很快回答,“新書發佈,不談隱私,還是看書吧!”

  (揚子晚報特派記者 蔡 震)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