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2009年全國海關審價補稅破百億創新高
我國的關稅設置以從價稅為主,海關徵稅大都是在進出口商品價格的基礎上徵收的, 價格監控分析和價格專業認定是海關審價補稅的兩把“利器”。上海海關在對進口貨物開展價格監控的過程中,注意到一家知名品牌電腦公司申報進口的個人電腦産品進口價格較之以往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動。這家企業是日本某知名株式會社在中國的貿易性子公司,進口價格變動可能受到關聯關係的影響。上海海關立即啟動了價格質疑程式,對企業進口的個人電腦産品的定價政策開展審核。
經開展價格專業認定,海關發現企業除進口貨物之外,另外還向日本母公司支付三項費用,分別為軟體費、商標使用許可費和技術使用許可費。根據《審價辦法》的相關規定,這三項費用計入與之相關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並徵收稅款。2009年10月,上海海關依法補徵稅款2737萬人民幣。
針對上海口岸跨國企業和知名品牌眾多的情況,上海海關協助企業將無形資産價值與有形貨物價格合二為一,採取單一申報的方式,一方面防範了價外支付費用的漏稅風險,確保應收盡收,2009年共對特許權使用費及跨國公司轉移定價調整實現後續估價補稅1.59億元。另一方面幫助企業解決了無形資産費用無法對外支付的困惑,受到諸多跨國關聯企業的歡迎。
針對國家汽車産業政策調整的情況,天津海關組織精通法律規定和專業技術的關員組成調研小組,對相關問題進行調研。在調研核實一進口品牌汽車到岸價格的過程中,針對其在售後服務保修費及轉售毛利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情況,對企業提出質疑。面對企業的財務和法律專家,海關調研小組精心準備,搜尋資料、調閱數據,尋找證據和突破口,最終取得了補稅1.44億元的成果。
大連海關加強了對企業自查的引導。大連關關稅處價格管理科劉偉説,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起特許權使用費補稅案例,該次補稅總計952萬元人民幣,創下大連海關對特許權使用費審價補稅的最高記錄。
特許權使用費是海關審價的一項重要工作,大連海關在調研中發現,不少企業對特許權使用費都存在不了解或不理解的情況,實際進口中漏報或錯報也時有發生。為此,大連海關一方面完善特許權使用費審價管理模式,發揮職能部門、現場海關和稽查部門的各自優勢,配合協作形成管理合力。另一方面以關區管轄的稅源企業為對象,根據其進口商品的貿易特點,有針對性地列明自查要點,要求企業進行主動申報。同時積極宣講海關相關規定,加強與企業的有效溝通,以制度的方式引導企業主動申報特許權使用費。上述952萬元特許權使用費補稅,即是在海關引導下,中床進出口大連有限公司自查發現的。據大連海關統計,2009年,大連海關對特許權使用費補稅4690萬元,涉及鋼鐵、制藥和機車行業的商標費、專利、專有技術和技術資料費。
“採取海關核查與企業自查自報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有利於引導企業提高主動申報和依法納稅意識,促進行業自律,而且有利於海關加強對特許權使用費的管理,確保國家稅款應收盡收,從而形成海關與企業之間相互理解與信任的和諧環境。”大連海關關稅徵管處處長張道虎説。
在嚴防低報價格的同時,海關也不忘服務。一家公司從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申報進口太陽能電池用多晶硅片,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經辦關員審核發現申報價格低於同期國際市場行情,及相同類似貨物的進口價格,案值巨大。經過組織專家深入調查、價格質疑和價格磋商等一系列估價程式,認定買賣雙方的貿易條款中存在影響貨物成交價格的特殊安排,依法對公司進口商品實施估價,補徵稅款7000萬元。在此過程中,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充分考慮當前金融危機和企業合理訴求,及時為該公司推出“危機服務”。一方面引導公司充分運用《海關法》賦予的海關事務擔保的權利,在價格事實確定之前以保證金和銀行保函的方式進行稅款擔保,先行提取貨物,第一時間保證生産線的運轉,繼續為企業日常進出提供優質通關服務;另一方面組織專門力量,深入調查取證,摸清貿易實際情況,多方收集估價證據,用認真、嚴謹的態度贏得了企業的積極配合,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審價補稅的手續,讓企業恢復正常通關流程。
“7000萬對我們來説不是小數目,在和海關接觸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國家的稅收規定,解決了一些國際貿易中的盲點,獲得了海關的信任,通關速度比以前還要快,這是我們沒有料到的。”公司的物流總監宋女士説,“海關的嚴謹優質的作風堅定了我們戰勝危機的信心,可以説這次補稅是一次雙贏的補稅,我們對海關的服務態度、人性化的處理方式以及辦事效率非常滿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