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著裝 幫你打贏商戰
圖片來源:《臺商》
“衣服”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就已經出現。獸皮、麻類纖維和草……古代人把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護身。隨著紡織技術的出現、紡織原料漸漸增多,服裝用料品種便日益增加,製作服裝的工具也由簡單到複雜不斷發展,於是就有了用更柔軟的細薄織物才有可能制出的複雜而有輪廓的服裝及各種配飾。
經過幾千年的變遷,服裝文明發展到今天,實則早已使“衣服”脫離了簡單的蔽體保暖的原始功能。除了保護人體等保健功能、防靜電防火等工業用途,以及作為時裝來裝飾自己之外,服裝(包含配件與飾品)更重要的是向別人傳達了社會地位、職業、道德與宗教信仰、婚姻狀態等社會訊息。基於閱歷、修養和審美品位,並結合不同的場所、場合,個人如果能對服裝進行精心選擇、搭配和組合,就會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還會為你帶來豐厚的意外收益——為此次的出席或宴請加分,為商務談判加碼。
服裝與個體的關係正是如此微妙,它能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但更多時候,它還改變了世界對我們的看法。無論是作為溝通工具還是所謂的“服裝公關”,服裝已然成了用來表達自我的工具。
充滿意義的著裝行為
一部講述關於職業律師的美劇被命名為《Suits》,正是因為戲中主人公Harvey總是身穿著一萬美金一身的西裝,他希望無論是他的同事還是當事人以及法官,都能把他當成是一個成功、體面的律師。他喜歡拿西裝調侃,在他眼裏,一個入門級律師也應當緊縮褲腰帶穿一身至少值500美金的西裝,這才象話。
在歐美等國家,司法從業者和銀行職員都是平日在服裝方面需要修飾的行業,要他們像《生活大爆炸》中的宅男一樣T恤仔褲,絕對不可能。服裝對於他們的作用巨大,得體的服裝是他們贏得對手的砝碼。邁克爾 傑克遜死亡案的檢察官在結案陳詞時,穿著深藍色西裝、格紋領帶、一絲不茍的髮型,以演講般的方式、令人艶羨的口才最後説服了陪審團對莫裏醫生定罪,而且還讓大洋彼岸的網民們讚嘆連連。
正如世間每一片樹葉都不會完全相同一樣,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對普通人來説,選擇品牌和款式不過是為了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修飾自己,以便形成更獨特的個人風格。而對於公眾人物來説,在被圍觀的場合穿什麼永遠是頭等大事。出席商業活動時,為什麼選擇這件露背裝而拋棄另一件幾乎同樣設計的禮服,這需要理由,而他們看似漫不經心的日常著裝,或許背後有著數十人的專業公關團隊操刀。
在專業人士的眼中,購物穿衣不只是為了“扮靚”,尤其當服裝被應用在職業生活中時,更是一種充滿意義的政治行為。當然,並不是指你在買衣服時還有著特殊的政治動機,只是想説明,在這個每個資訊都被符號化的社會,所有的商品都意味著某種資訊,它含有越來越多的預製的意義,專業人士們相信,當消費者看到它,就會産生某種預期的特定反應。
善用服裝公關
如今,擅長用服裝做公關的可不只有律師,越來越多從事不同職業的人意識到了服裝的妙處——是他們展示自身形象的最佳窗口。
喬布斯生前最愛的高領毛衣、牛仔褲和紐巴倫的鞋,樹立了一個嚴謹的geek形象;而扎克伯格以白T恤仔褲人字拖則讓新矽谷創新隨意的形象更深入人心。他們挑戰了過去的時尚規則,以不受約束的風格建立了新規則,不少大款也跟隨起了這股風尚,有些快速消費品公司全新産品的發佈會,大款們脫下西裝換上POLO衫,站在舞臺中央介紹新品,希望營造出自己公司親民的風格。
當然,服裝作為溝通的工具,有時候也會被用得很糟糕。公眾人物常常陷入這樣一個誤區,他們一定要使用最有名望的産品,而這樣的結果一般是,他們會變得甚至不如他們的衣服或者皮包有價值。莎士比亞發表過關於時裝的評論最有名的一句是“衣服可以看出人品”,但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大陸,總是有人忘了這簡單的道理。
20歲大陸女孩郭美美在2011年大出風頭。她因為在網際網路炫富已經被大眾知曉後,不得不在網民的跨省圍追堵截下把她的愛馬仕手袋放在商務艙的塑膠袋裏面對鏡頭。塑膠袋怎麼可能包裹得住由她掀起的憤怒之火?另一個故事同樣和愛馬仕有關,2004年大賺特賺的美國家政女王馬莎 斯圖爾特因偷稅案在接受法庭審判時,身邊卻放了一個大號的鉑金包,這自然激起由普通大眾構成的陪審團的情緒波動,憑什麼同為主婦形象你卻賺得那麼多?果然,她被判入獄。好萊塢女星林賽 羅翰在2011年初因為偷竊項鍊案上法庭時,因身穿一條昂貴的白色禮裙“像去參加派對”而引起了民眾的口誅筆伐。
服裝和場合等一般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搭配,為展示個人魅力避免千人一面的同時,也要認識到這一共性,參照社交禮儀,善用服裝公關。(劉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