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動態

鴻海候鳥模式失靈 郭臺銘要“換骨”抗爭?

2009-03-13 13:32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張方翼

  消費電子業進入“冰河期”,鴻海這個身軀龐大的代工帝國如何度過最嚴寒的冬天,正在成為“世界工廠”過冬的樣本。

  IT代工領域的“日不落帝國”鴻海集團如今面臨創業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市值一夜蒸發75億。投資者用腳投票拋售股票緣于鴻海上週末公佈的2008年財務報告,盈利及股利均創新低,第四季度在營收同比增長20%的情況下,凈利潤同比卻大降65%,再加上子公司富士康年盈利大幅衰退83%,更是讓鴻海的經營情況雪上加霜。

  各大投行持續調降鴻海的評級,從去年11月至今,鴻海股價“溜滑梯”般下挫。自去年高點至今,股價已跌了76%.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同行,都不斷盤問著:鴻海與郭臺銘到底怎麼了?

  “鴻海怎麼了?”這個問題亟待郭臺銘解答!

  “把製造的鴻海升級為科技的鴻海”,郭臺銘從2002年開始一直謀求鴻海的轉型升級的,也曾試圖以主機板進入品牌市場,但最終黯然退出。與同樣代工起家,但在品牌之路上更加順暢的華碩相比,雖然也曾不斷增加研發投入,但由於原有業務足夠賺錢,轉型需求並不迫切,因此慢人一著,如今不得不背水一戰。

  股利進入“冰河期”

  鴻海剛發佈的財報有“三低”:一是獲利低,去年每股稅後純益7.44元,創下2001年以來每股EPS新低紀錄;二是股利低,配發2.3元股利,創15年來新低;三是子公司富士康去年盈利大幅衰退83%,創下成立以來財報衰退與獲利新低紀錄,且去年下半年出現虧損,這在富士康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更讓業界擔憂的是,鴻海還必須面對經營狀況的進一步惡化。受國際客戶削減訂單影響,1月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2.1%至新台幣924億元,創20個月來單月收入新低。

  在筆電代工領域業績不理想,是拖累鴻海業績的重要因素。由於鴻海在該領域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無法與廣達、仁寶形成有效競爭;而在去年特別火爆的小筆電代工方面更是落伍。在筆電取代臺式機的大潮下,儘管筆電市場也受到經濟滑坡的影響,但仍然保持了相當的增長幅度。最近市場傳言鴻海將代工山寨本,儘管其遮遮掩掩、跳出來予以否認,但若能在快速增長的小筆電上獲得突破,將是鴻海在筆電代工領域扭轉形勢的不多的機會。

  鴻海新聞發言人丁祈安表示,鴻海屬於代工公司,在目前世界經濟走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以謹慎態度進行保守操作,奉行“現金為王”理念。為此,鴻海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大量償還銀行借款,二是將固定投資減少。

  “候鳥模式”失靈

  “世界工廠”最大的競爭力就是規模。然而,曾讓鴻海引以為傲的規模,在經濟不景氣時卻成為沉重包袱。提升市佔率,向來是郭臺銘的最高指導方針。擴充再擴充,在全球不斷圈地設廠。眼花繚亂的投資後,鴻海帝國版圖不斷變大,其在大陸的工廠(主要是富士康)已超過二十個。

  然而,這次全球經濟的大衰退,卻讓整個消費電子産業進入冰河期,下游客戶訂單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幅減少,且這一勢頭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剎住。對代工行業來説,一直有“大客戶打噴嚏代工商感冒”的説法,大客戶經營情況不理想,鴻海自然也不好過。此前一直被業界津津樂道的鴻海“候鳥模式”(不斷從高成本地區向低成本地區轉移)開始失靈。鴻海不得不採取收縮策略,降薪裁員。

  富士康是鴻海“候鳥模式”失靈的典型代表。這兩年不斷將工廠從珠三角、長三角向內地遷移,但在成本壓縮空間不大的情況下,上游客戶訂單的減少和價格的降低,讓富士康遭遇空前壓力。往年,富士康一般會貢獻鴻海近兩成獲利,但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只有1.40億美元,比去年大幅降低了2億美元;去年下半年更陷入虧損。

  “邊際效應”亟須轉型

  鴻海的收入在經歷了多年快速增長之後於去年陷入停滯。在代工領域,鴻海在規模上已出現“邊際效應”———再通過規模擴張,已很難為公司提供更多利潤,反而會變成包袱。因此,對於該公司而言,開發新業務就變得更加緊迫。

  正因為此,鴻海在代工主業上採取收縮戰略的同時,卻在新業務的拓展上頻頻出手:聯手IBM進軍環保節能業,招募萬人進軍軟體代工,進軍醫療市場,潛入下游成為蘋果大陸代理商……年屆40歲的鴻海從沒像今天這樣“脫胎換骨”。

  短短一週之內,儘是鴻海的消息。先是宣佈將與IBM聯手進軍環保節能産業,初期會投資幾千萬美元軟體開發,生産監測系統及零部件再投入3億-5億美元,最後進軍智慧城開發,投資數十億美元。

  繼而發佈公告稱,與臺灣臍帶血廠商訊聯生技組建合資公司,經營個人化健康管理、預防醫學及基因檢測發展等業務,投入1億元新台幣持合資50%股權,效倣已大舉進入醫療市場的明基。

  接下來又宣佈加大在軟體代工領域投入。鴻海從去年開始積極進軍該市場,除了去年起在深圳成立捷達世軟體公司,今年積極規劃設立高雄軟體園區據點之外,日前已挖角前日月光半導體資訊長盛敏成、印度軟體代工大廠TATA前臺灣區總經理馬繼曾等人。IDC分析師曹永暉指出,鴻海的硬體基礎是印度公司難以比擬的,軟硬結合優勢是其在軟體代工業最大砝碼。

  上述新領域的共同特徵,就是利潤率遠遠高於硬體代工製造。顯然,鴻海正改變此前靠大規模、低利潤取勝的方式,轉而謀求更高的利潤。這對整個代工行業來説,無疑是一個風向標。

  此外,今年初臺灣媒體就傳出消息,稱鴻海將成為蘋果産品在中國大陸的唯一代理商,初期將通過旗下消費電子事業部及孫公司賽博數位科技搶佔市場。截至目前,該消息尚未得到證實。

  ■連結

  鴻海被淹沒的自有品牌之路

  2004年時,一直在代工領域發展的鴻海,卻以自己的品牌進入主機板市場,企圖在這個市場叫板華碩。

  儘管鴻海是全球最大主機板代工廠,但華碩品牌主機板早已打響名聲,子品牌華擎賣得也不錯。鴻海為擴大市佔率,在英特爾的鼓勵下,祭出一線品質、二線價格的策略,但被華碩以各種計策阻止了野心。

  到現在,鴻海在自有品牌主機板市場上的影響力仍然有限,且最近兩三年來基本沒有更新的動作。對鴻海來説,自有品牌之路短期之內恐怕很難有所突破。記者高淩雲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