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首頁推薦

香港股神致富心法

2009-03-17 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方翼

  中新網3月16日電 臺灣《今週刊》近日載文,講述了香港股神曹仁超從港幣5000元開始,歷經2次慘敗,目前身價超過港幣2億元,財富增加4萬倍的傳奇故事。從曹仁超身上可以發現,只要夠努力,小散戶也有機會成為股市大亨! 

  原文摘錄如下:

  曹仁超,中學學歷、出身貧苦,40年來靠著對股市的熱情,奮鬥不懈,從港幣5000元開始,歷經2次慘敗,目前身價超過港幣2億元,財富增加4萬倍,成為香港股市,小市民大翻身的傳奇人物。從曹仁超身上可以發現,只要夠努力,小散戶也有機會成為股市大亨!

  最近,中國一知名網站舉辦了一個活動,邀請“一百名經濟學家”一起會診中國,針對未來三十年的經濟發展發表高見。在這百大經濟學家裏,除了香港大學教授張五常、前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謝國忠等人外,香港《信報》執行董事兼專欄作家曹仁超,也名列其中。

  學歷僅有高中畢業,卻能和知名學者平起平坐,曹仁超可説是第一人。四十年前,曹仁超只不過是身無分文的窮小子,然而四十年後,當年僅靠著五千元(港幣,以下同,一元港幣兌換新台幣四.五元)投入股市,如今身價超過兩億元(約新台幣十億元),財富膨脹高達四萬倍,由於曹仁超一向對全球景氣看法精確,連香港政府財經官員都不能忽略他的文章。他,是怎麼辦到的?

  “賺大錢”是曹仁超童年最大心願

  走訪曹家位在香港島北角山坡上的豪宅,視線往往先被海景吸引,自二十樓望出去,整個九龍灣一覽無遺。從所在地段推估,一戶大約值新台幣一億元。能夠住進北角半山腰的大廈,曹仁超的財力自然非同小可。

  “五十年前,我家就住在北角山下”,曹仁超指著下方一條馬路説,“當時,一家人全擠在用薄板分隔的房子裏生活”。儘管祖父曾在故鄉擔任村長,更是代理洋煙生意的商場大亨,但曹仁超三歲來到香港時,家道已經中落。從前的富家少爺,開始過著朝不保夕的苦日子。

  曹仁超十三歲時,多年臥病在床的父親撒手人寰,一家人的生活重擔,瞬間落在當女工的母親肩上。然而禍不單行,父親僅存的兩萬元遺産,原本打算當作三兄妹的教育基金,不料其中一萬元卻被父親的友人借去不還,讓曹家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

  曹仁超回憶,由於不願見到母親絕望的神情,當時年僅十五歲的他,因此決定挺身而出、到府討債。最後雖然只成功追回三千元,但這次意外,讓曹仁超對貧窮的滋味終身難忘,連著作《論勢》(至今已發行到第十一版)的第一章,也用“千金難買少年貧”當作標題,因為艱苦的環境如同一張網,將曹仁超緊緊包圍在其中。

  他揮手比畫著説:“剩下一萬元要拉拔三個孩子成人,絲毫不能浪費,所以母親規定由我買菜,每天只準花五毛錢”,五毛錢,連一塊豬肉也買不起,每餐只能買半斤豆芽、一碗鴨血和兩塊豆腐,全家一起分食,菜色之平淡,可想而知。而曹母每週六都為三個孩子各煎一顆荷包蛋,算是加菜。對曹仁超而言,這已經是無上的享受。也由於貧苦中吃荷包蛋的經驗,後來即使擁有財富,荷包蛋仍是他心目中的人間美味。

  被急迫的求生慾望驅使,“找財路發達”,成了曹仁超心中的惟一念頭。高中畢業時,同學互相討論志向,曹仁超脫口而出“賺大錢”三個字,引來周圍哄堂大笑,但意志堅定的他,絲毫不以為忤。

  短炒暴起暴落 曹仁超慶祝“人生首次破産”

  一九六七年,無力升學的曹仁超,決定仿傚滯留香港的上海同鄉,投入紡織業。工作一陣子後,他發現假發業無法安身立命,只能混口飯吃,最後經同學介紹,曹仁超輾轉進入證券行處理文件,從月薪220元開始做起。

  “股市收盤後,我立刻到隔壁洋行打英文信,一封四元,每天可以打五封”,曹仁超提及這段往事,忍不住得意起來,笑説自己拼命兼差,一年就存了五千元,足足是他兩年的薪水;加上對數字變化快速的股市産生興趣,開始炒作股票,專門進出高風險標的,三年下來,曹仁超就已賺得二十八萬元。

  “那時候交易制度不健全,買進後可以立刻賣出,但兩周後才須交割款項。我往往在買進一小時後賣出,就已經賺錢,最高還曾經同時握有一百萬元的股票,但其實手頭只有一萬元現金。”靠著搶帽子式的短線操作,曹仁超曾在一天內賺到三萬元,手氣之好,讓年方二十的他簡直不可一世。 “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風險,”曹仁超苦笑,“因為我連賺錢的原因都弄不清楚!”

  本以為自己是戰無不勝的好手,曹仁超用融資買股,又不懂得停損,被斷頭時本金只剩七千元,等於一口氣虧損97.5%,幾乎歸零。 更絕的是,事後曹仁超竟用這筆錢到飯店大擺筵席,找一幹朋友慶祝自己“人生首次破産”,把餘款吃喝精光。

  “當時聽到飯店經理低聲説這人瘋了!但我不在意,只覺得一定要豪氣一次!”即使事隔多年,曹仁超説話的神情仍一派輕鬆,絲毫不覺得破産有多麼驚心動魄,活脫是李白筆下“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人物典型。

  誤觸洗錢險境 母親幫曹仁超平安脫困

  故事情節宛如童話般美好,但抱得美人歸之前,曹仁超對金錢的強烈渴望,差點讓自己惹上大麻煩。

  原來交遊廣闊的曹仁超,三教九流都有不少朋友往來。七一年,曹仁超結識一位華人探長,剛好這位探長收受不少賄賂,正在尋求管道洗錢,兩人於是談妥成立“投資公司”,由曹仁超統籌所有事宜。探長提出的酬勞極為豐厚,除了年薪數十萬元,另外附贈一層豪宅和一輛賓士汽車,出入還有保鑣隨行。自幼被貧窮苦苦糾纏的曹仁超,從未想像能享受如此禮遇,欣然接受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儘管當時洗錢並不明定違法,但曹母得知此事,痛斥曹仁超:“教出你這種不肖子,我要跳樓自殺!”力阻曹仁超,為了遵從母命,曹仁超只得連夜辭職,想不到探長露出陰險面目,絲毫不讓曹仁超有金盆洗手的機會,曹仁超這才猛然警覺,在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陷入險境。

  “後來雙方約在酒樓談判,對方還帶了好幾名彪形大漢一同前往!”總是笑口常開的曹仁超回憶過程,罕見地板起面孔,氣氛頓時無比凝重。“我永遠記得他們説you can't get out!(你別想脫身)”,誰知接著曹仁超冷不防爆出笑聲:“還是我母親厲害,當場拿出菜刀大吼,不讓他退出,我就砍死你們!”

  母親挺身而出,這記“當頭棒喝”顯然奏效,曹仁超成功換回了自由身。只是平安脫困後,曹仁超也將誤入歧途的經驗引以為戒,每次換工作前,都先和母親商量,以免歷史重演。

  十萬股票化為紙 曹仁超稱未想過自殺

  根除洗錢的非分之想,曹仁超仍不停思考何處有“錢途”,最後,他的注意力還是回到股票。當時港股遭逢石油危機,指數從一七七四點崩跌到四七八點,深信價值投資法的曹仁超心想,指數已經回檔七成,“可以摸底了”,於是備妥資金,在八元價位開始買進自己看好的和記洋行。

  但出曹仁超意料之外,和記股價從最初每股八元,一路崩跌至每股一元,後來更因為旗下子公司業務意外大賠三千萬美元,勞動匯豐銀行緊急注資三億元,這家上市公司才免於倒閉清算的命運。原本抱著“價值投資”心態買進的十萬股和記股票,因為求售無門,此刻依然牢牢握在曹仁超手裏。

  和記股價破底之後,曹仁超又慘遭公司資遣,遭受雙重打擊的他,那晚沒有回家。前途茫茫,舉目四顧,只能不斷向前走,一直走到中環的天星碼頭,獨自看著浪潮,沉思該如何維繫一家人的生活,就這麼想到破曉,他才驚覺自己徹夜未歸。等到打開家門,只見曹母和妻子淚眼相對,原來他們擔心曹仁超一時想不開,尋短見去了。

  “我從沒想過要自殺,只是這次讓我嚇破了膽”,説出這句話時,曹仁超臉上露出難得一見的認輸神情。

  後來林行止創辦《信報》,曹仁超為了回報投稿屢屢被林採用的恩情,決定到《信報》上班。這一次,曹仁超終於找到自己的舞臺,且至退休之齡,仍然寫作不輟。“他能夠每週工作七天,而且持續三十年,真的很少見”,一位《信報》資深員工,就對曹仁超的毅力極感佩服。

  地産飆漲賺三十倍 曹仁超成香港股市傳奇人物

  投資和記失利,讓曹仁超後來幾年對股市畏之如虎,加上自己負責撰寫股市評論,不願意被老闆視為“炒股”。但不久後曹仁超按捺已久的寶刀才重新出鞘,開啟另一波財富大增長期。

  時值香港房地産自此進入瘋狂上漲的年代,長線持有這些地産股的曹仁超,到了九七年出脫最後一筆股票時,已經大賺三十余倍,拿回兩千多萬元現金,打敗恒生指數二十三倍的漲幅,最後他將三分之一資産轉入美國債券,藉以保值。

  去年十一月,全球開始跌深反彈,曹仁超也沒有放過機會,用一百萬元進場佈局,至今股票市值已有二百五十萬元。問他為何只用一百萬元,他説景氣尚未復蘇,金額少才能控制風險;過一會兒,他又半開玩笑且自信地説:“這一百萬元我會讓它變成兩千萬元,賺回之前的虧損。”

  致富心法 投資最重要得學會理性停損

  如今,曹仁超已經開始退休生活,他的財富超過兩億元。換句話説,四十年時間,曹仁超靠著精準的投資眼光,財富增值了四萬倍,成為香港股市裏的傳奇人物。

  回首四十年投資得失,曹仁超認為,始終嚴守停損紀律和宗教信仰,是自己能在戰場不斷求勝的關鍵所在。他引用外國諺語説:“Cut lost or cut throat!(不停損,便等著自殺)”,藉以強調停損的重要。曹仁超認為,由於各種投資標的的風險指標(Beta值)各有差異,因此用一五%當作統一標準,比較容易讓一般投資人理解。

  “股價就像電路,價格下跌15%,就是保險絲發出警訊”,曹仁超説,一旦股價下跌20%,他便肯定是自己眼光錯誤,立刻認賠殺出,不計任何理由。因為留下8成實力,還有力搏翻身的機會。

  如果説服自己“套牢就是長期投資”,那麼在去年的超大熊市中,慘遭腰斬的股價必須上漲100%,才能返回原來市值,皮肉傷最後成了致命傷,難怪曹仁超説:“投資者如學不會理性停損,沒有人可以拯救他”。

  歷經年少的狂放和慘賠波折,懂得自我反省的曹仁超,終於抓住機會為財産增值;穩守身家之餘,曹仁超更不忘與眾人分享之樂,“千金難買”的貧困童年,無形中也為他“千金難買”的精采人生奠定基礎。(周岐原 張弘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