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臺商融資難的解題與破題

2009-04-10 09: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張方翼

  金融危機對大陸臺資企業的衝擊有多大?大陸方面為解決臺資企業融資難做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從根本上解決融資問題,“金鑰匙”在哪?

  今天,“臺胞”、“臺商”、“臺資企業”這樣的字眼,對於兩岸的民眾而言,早已不再新鮮。一直從事臺灣農産品貿易的臺商溫仁得剛從福建來到北京,他對記者説:“到便利店買東西都能碰到臺灣人。怎麼在北京找老鄉也這麼容易呀!”

  20年的時光,已經讓兩岸經濟交往、人員往來以及情感的交流大大增進。目前大陸累計批准臺商投資項目已達7萬多個。大陸是臺商第一大投資地。

  “20多年來,大陸臺胞們參與著大陸改革開放的進程、分享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成果。”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葉惠德説,“不過,成長中的臺企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

  融資問題,是比較集中的一個話題。

  臺商説:融資難!

  “早期到大陸來投資的臺商,大都從事的是傳統製造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普遍面臨著産業轉移、産業升級的問題,這就對資金有了更大的需求。”昆山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楊登輝現身説法:“剛到大陸的時候,我從事的是紡織業,1996年開始步入IT産業。很多臺商走過的都是這條軌跡。”

  “金融危機對大陸臺資企業的衝擊很大。”臺企聯監事長丁鯤華説,“在大陸的臺企中有80%是生産型企業,其中又有80%左右是外銷型企業。因為訂單快速下降,企業資金回收困難,面臨嚴重的資金缺口問題。”

  雖然已經轉産電子産業,楊登輝也有同感,“日子不好過,像過寒冬。很多臺企都處於資金鏈緊繃的狀態,還有一些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

  大陸臺企的融資狀況如何?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會會長梁國揚表示:“兩會前,我們在閩、滬、蘇、京、津等地區的調研中,臺商反映最多的是融資難問題。”

  其實,融資難並不是新問題。北京臺商徐樂眉坦言:“特別是前些年,由於當時民進黨當局的限制性思維,兩岸長時間無法直接通匯,像我們這樣的中小臺商融資真是挺難的。有的臺商甚至不得不通過地下錢莊、銀樓渡過融資難關。但是通過地下金融機構不僅要損失鉅額手續費,還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

  求助於島內、從島內借貸也並非易事。“臺灣地區經濟目前也非常艱難,島內最新經濟預測認為,2009年臺灣的經濟增長率是0.56%,這將是2002年以來的新低。”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林玉芬説。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進一步分析指出,兩岸金融交往還是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陸臺企的融資手段和渠道。比如,在大陸的外資企業融資,可以通過外資公司的母公司進行,以目前兩岸金融業合作的現狀來看,臺商想通過以上的渠道融資,還是比較困難。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