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電子製造榮光 珠三角新選擇破題
珠三角,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中國電子製造版圖中的重要地位,怎麼説都不過分——早在2005年,以珠三角為主體的廣東省電子資訊産業總産值就率先在全國超過萬億元大關。
從三來一補,到前店後廠,再到産業升級,以深圳、廣州、東莞等地為代表的珠三角電子製造業實現了真正的跨越式發展。30年彈指一揮間,珠三角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世界級電子製造基地。細心追尋其中的軌跡,一條沿著電子産業升級脈絡清晰可辨。
還是用數字説話吧:在全國資訊製造業排名中,廣東1980年為第10位,1984年升為第3位,1990年躍升到第一位,1991年至2007年連續17年保持全國第一位。
再看一組數字:改革開放之初,廣東電子資訊産業工業總産值1980年僅4.15億元,到1990年達到107.44億元,從100億元到1000億元用了9年;從1000億元到5000億元用了3年多;從5000億元到10000億元僅僅用了2年多!
歷史的車輪即將走過2008年,包括珠三角電子製造在內的“中國製造”也來到了一個新的節點。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外需趨緩,匯率、勞動力等因素導致的成本上升,無不考驗著珠三角的未來。
30年輪迴,珠三角電子製造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坐標”産業,開始面臨一道新的選擇題。
電子製造能量空前激發
截至目前,通過堅持外向帶動戰略與資訊化帶動戰略相結合,積極承接全球電子資訊産業轉移,珠三角充分發揮了産業集群配套優勢,形成了通信設備製造、家用視聽設備製造、電腦製造和電子元器件製造四大優勢行業。
深圳至東莞産業走廊幾乎匯集了全球九成以上的電腦産業巨頭,臺式電腦的産量佔全球的50%以上,電腦磁頭、機殼及半成品佔全球市場的40%。電腦整機生産所需的零配件95%以上可以在東莞一地配齊。
珠三角還涌現出了華為、中興、TCL、美的等一批在國內外響噹噹的品牌,開始佔據國外重要的3G和消費類電子市場。
在早期以三來一補為特點的珠三角電子製造業中,來自香港、臺灣地區的産業轉移是珠三角發展的原動力之一。
“在上世紀80年代,臺商的規模比較小,工廠擴充的能量有限;同時,臺灣勞工缺乏。大陸有大量的土地和廉價的勞力。”2008年10月11日,深圳臺商協會會長黃明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這樣闡述當年臺商向珠三角地區遷移的背景。
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臺灣的電腦代工産業迅速發展,但與此相應的卻是人力問題的日益顯現。
2008年9月1日,東莞投資規模最大的IT企業——臺達電子——的中國區行政總經理曾紀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此亦感同身受,“當時臺灣電子製造業的情況是供不應求,有訂單,但是出不了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勞力資源的匱乏。
在此背景下,臺灣地區開始了由內向外的製造業轉移,成為了産業選擇的必然,珠三角由此成為承接臺灣IT産業轉移的熱點區域。
“臺灣最開始向內地轉移的,是勞動密集型産業。”黃明智介紹,最初投資內地的行業以手工製作等工藝品行業為主,內地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將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能量得到空前激發。
曾紀堅則對記者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大陸與臺灣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差別很大,“當時在東莞支付給一個工人的平均工資大約在350元人民幣,而這在內地還算偏高的,相比之下臺達臺灣工廠的平均工資是這裡的七倍”。
與此同時,改革開放初期,在珠三角一帶盛行的“三來一補”政策,即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也給來內地投資的臺商極大的吸引力。
“大約在90年代初期,電子製造業也開始向內地轉移。”黃明智對記者表示,“但內地在電子製造業配套産業不足,是當時面臨的首要問題。”黃説。曾紀堅則對記者回憶了這樣一個細節,由於當時內地缺少相應的配套産業,臺達東莞工廠在建廠初期,大量的設備被迫要靠臺灣轉移到東莞。而臺灣的適用的電壓是110伏,而大陸卻是220伏的電壓標準,為此當時的生産設備不得不捆綁大量的變壓器。
饒是如此,珠三角毗鄰香港國際貿易港口的天然地理優勢,還是讓它無可取代地成為臺資電子製造業投資內地的首選。“當時基本上90%以上的電子加工企業,都是做外貿出口的,所以靠近香港很重要。”黃明智説。
一時間,外資電子製造企業紛至遝來。不經意間,珠三角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産業製造基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