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臺資應搭"大陸快車"——淮安臺商論壇上的共識

2008-11-10 09:28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張方翼

  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11月9日,在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與淮安市政府主辦的臺商論壇上,兩岸近日簽署的海運直航、平日包機等四項協議令與會臺商倍感振奮;而在全球繼續蔓延的經濟危機以及東南沿海一些臺企的倒閉又令臺商們倍感憂慮。不過,有一點卻是大家的共識:走出危機,變危機為轉機,臺資需要搭上“大陸快車”,在兩岸合作中實現共贏。

  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一上臺便用“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描述當前的兩岸關係。儘管日前訪台時遭遇“暴力待客”,但他説,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更不是少數人能改變得了的。近日簽署四項協議,是兩岸交流的一個歷史性時刻,表明兩岸人民長期期盼的“大三通”變為現實。經濟交流是兩岸關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今後,兩岸的經濟聯繫必將越來越密切。目前,臺商正由沿海向內陸進行梯度轉移,同時進行産業升級。共同應對金融海嘯,將危機變為轉機,臺商應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顧問葉萬安先生認為,大陸與臺灣的不少産業,已經變成“連體嬰”。比如筆記型電腦,2007年全球筆記型電腦産量9700萬台,臺灣生産了9000萬台,而其中近90%都是在大陸生産的。在合作中,兩岸實現的是多贏。2007年臺灣對大陸出口1004億美元,佔總出口的41%,相當於GDP的1/4,為臺灣創造了180萬個就業崗位;2007年臺商在大陸出口超過2000億美元,為大陸創造500萬個就業崗位;生産出物美價廉的産品,供全世界消費者使用,為全人類做出了貢獻。葉先生認為,大陸未來的發展,還有廣闊的空間,8%—10%的發展速度還能夠持續20年以上。而臺灣如果搭上大陸的經濟火車頭,每年保持4.5%—5.5%的增速不成問題。

  最近,臺灣生産力促進中心的張寶誠先生與其團隊,在東莞、深圳、昆山走訪了120多家臺資企業。他認為,隨著當地民企的崛起,以及人民幣升值取消退稅、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優勢喪失等的影響,臺資企業迫切需要轉型。其中一點就是,“要在適當的時機做變革”。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總幹事羅懷家先生指出,臺商應該恢復創業的雄心壯志,利用兩岸政策與資源,去發現新興産業供應鏈條上的缺口。

  在蘇北重鎮淮安,目前已經有包括富士康在內的300多家臺資企業落戶,形成了“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局面。在論壇上,淮安市委書記劉永忠、代市長高雪坤熱邀更多臺商來淮創業。“選擇淮安就是選擇商機,投資淮安就是投資未來!”兩位領導承諾:服務台商我們從來不説“不能辦”,只問“怎麼辦”!

  今年,臺玻集團在淮安鹽化工新區一期投資4.5億美元,建設年産100萬噸的純鹼項目。“我認為,臺資企業在華南是關閉而不是倒閉。”項目負責人、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伯實説,臺商投資大陸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那就是從沿海走向內地。“工業基礎良好、交通便捷、生活環境優美,我們認為,地處長三角的淮安是一個投資的好地方。”林伯實説,“當前世界經濟的不景氣,正是不可多得的投資良機,我們對在淮安的投資深具信心!”(王建國 彭廣余 翟慎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