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改革開放同行三十年 大陸臺商發展檔案
引子
對於大陸臺商這個群體,或許有人覺得陌生。然而,對於“康師傅”、“永和大王”、“統一”和“旺旺”等品牌,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卻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它們都是在大陸發展起來的臺灣知名品牌。
從食品到服裝,從洗髮水、香皂再到電腦……今天,臺商在大陸的業務範圍已滲透到方方面面。據資料顯示,近年來,臺商在大陸投資數量持續增加,投資領域不斷擴大,臺灣海外投資的四分之三已集中在大陸。臺灣規模最大的前100家企業,有90多家在大陸投資,投資範圍拓展到21個省市自治區。
大陸臺商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是什麼魅力吸引他們來大陸投資辦廠、拓展業務?他們未來的發展計劃是什麼?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大陸臺商,聽聽他們講述自己在大陸改革開放30年中發展的故事。
與改革開放同行的跋涉之路
1979年,無論是對祖國大陸,還是對海峽兩岸關係而言,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方針,首倡兩岸“雙方儘快實現通郵,通航”,“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從此,一水之隔的海峽兩岸為實現通郵、通航、通商(三通)開始了艱苦的不懈努力。
也在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試辦經濟特區的決定,邁開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步伐。
因為這一難得機遇,不少臺商邁出了試探性的第一步。
臺灣聲寶集團總裁陳盛沺就是其中的一位。1979年,在香港,他和一個叫曹光飚的上海籍商人合作,開了一家做電視機底座的公司,産品賣給杭州的西湖電子公司。
其實這樣做是很冒險的。如果被當時的臺灣當局獲悉,陳盛沺定會被冠以“資匪”的罪名。“抓到了起碼要判無期徒刑。”他説。因此,陳盛沺只得把西湖電子公司的人約到第三地——香港談生意。
“由於臺灣當局有政策限制,臺商只能通過香港、澳門,或者維京群島等地作為轉机站,悄悄地與大陸展開間接的貿易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孫升亮説。
“這其實也是在冒險找出路。”孫升亮介紹,上世紀80年代,由於生産經營成本逐步攀升,臺灣島內製造業生存環境日趨惡化,不少臺商不得不出走尋覓商機。
轉機出現在1987年。當時,臺灣導演淩峰拍了一部叫做《八千里路雲和月》的電視紀錄片。鏡頭中祖國大陸的秀美山河讓無數島內“外省”老兵淚水漣漣。基於故鄉的召喚,促使臺灣當局“政治解嚴”。1987年11月,臺當局決定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受到大陸方面的歡迎,長達38年之久的兩岸同胞隔絕狀態終於被打破。
同時,這些措施也有效推動了兩岸“三通”的進程,使得包括臺商在內的兩岸人員往來愈加便利。而且,還産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應:許多來大陸探親的臺灣同胞發現了商機,進而産生了投資的想法。
1988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這一舉措進一步促成了臺商投資大陸的第一波熱潮。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就是代表之一。1988年10月,探親途中被深圳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打動的他,在深圳寶安區一幢簡易廠房建起了自己的工廠: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
當時沒人會想到,這一家才200多人、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子,會發展成為今天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全球最大的電腦整機和零組件生産企業集團之一,連續4年入選美國《商業週刊》評出的全球IT業百強。
像富士康科技集團這樣,以大陸為産業新起點創造了新成就的例子,還有經營“康師傅”速食麵的頂新集團。1988年前,該公司在島內一直無法突破其他品牌的市場壟斷,但自1988年進軍大陸市場後,迅速“攻城略地”,已是大陸速食麵産品的領軍企業。
“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大陸廣闊的市場,對於許多在島內找不到發展空間,或者是發展受限的中小企業來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北京聯合大學的臺灣問題專家陳星回憶説。不斷涌入的臺商,緊貼大陸經濟發展走勢,儼然成為大陸商海“弄潮兒”中的重要一員。
1990年,祖國大陸提出開放、開發浦東的戰略決策;1992年春節,鄧小平巡視上海,要求“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這促使了許多大陸臺商從廣東、福建兩省出發,開始大規模“挺進”長三角。據臺有關部門統計,到2004年,臺商在江蘇和上海的投資已佔臺商在大陸投資總額的55%。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岸同胞命運相連,合則兩利、分則俱傷。在記者採訪中,專家們普遍認為,臺商在祖國大陸的發展,是與中國改革開放30年同行的一條不斷探索、艱苦跋涉的創業之路。讓人慶倖的是,如今的“幼苗”已慢慢成長為“參天大樹”,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亦呈現出更加密切、深入、廣泛的局面。
然而,在體味這段歷程之時,許多人不禁要問:臺商們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