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近日利好頻傳 經濟崛起以重建的名義
經濟領域恢復重建近日頻傳利好:備受電價困擾的雙馬水泥日前與華能集團簽署直購電協議,成為四川獲准“直購電試點”後首批受益者之一——《國務院關於支援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帶來的金融、稅收、財政等系列利好,正由政策層面落地“開花結果”。
東方電氣集團汽輪機公司,受災最重的央企之一,按照“先行安排使用土地,邊建設邊報批”的土地政策,加速其移址德陽八角井的步伐。相關人士透露,最遲3年,一個更先進的東汽將呈現在世人眼前。目前,除全省無法恢復的500多家企業以外,全部受災工業企業恢復生産,工業企業重建工作已在7月中旬全面啟動。
路斷,橋塌,使阿壩至今還是省內唯一未能走出工業經濟負增長的地區,但道路通暢已指日可待。省交通廳透露,目前國省幹道僅有兩條仍未打通,其中,G213線映秀至汶川段僅余徹底關大橋仍未架通,最遲本月30日前將完成最後施工。此外,全省極重災區254個不通公路的鄉鎮,也已有252個實現與外界交通。
“災後重建也是一種機遇”。經濟重建的熱情率先被紛至遝來的外來投資“點燃”。7月中旬,家樂福、愛美高等8家企業,與四川簽約總投資額高達21.8億美元合作協議。而這,僅僅是震後數千億元引資清單中的一筆。自震後10日騰訊斥資5.5億元將成都作為其總部深圳以外又一重要布點之後,截至7月30日,成都震後簽約項目資金總額已達1863億元。正如英特爾全球董事長貝瑞特所言,“地震不會影響投資四川的信心”。
來自除三州外全省18個市的不完全統計,上半年我省簽約承接工業項目總數達到338個,投資總額624億元。浙商、閩商、徽商……川浙工業園、川閩工業園、川蘇工業園……借助對口支援這一橋梁,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轉向四川,越來越多的省份與四川搭建起“利益共用、合作雙贏”的新平臺。
7月,一個新的進出口單月記錄誕生:當月,四川進出口額21.6億美元,同比增長62.2%,其中,進出口、出口、進口額增幅分別以超過全國平均水準32、28.3和38.7個百分點的速度,使四川外貿實現全國15到13的“升位”。向亞洲、歐洲、非洲、南美等出口增長逾50%,對中亞、東盟、俄羅斯、巴西、西班牙等市場出口增幅達1倍以上……震後,“三向拓展”的步伐漸行漸快。
政策利好仍在輻射。8月15日,《國家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 (公開徵求意見稿)》面世。其中,四川災後重建資金總需求被確定為1萬億元。按計劃,今年我省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將完成6000億元。地震過後,國家財政拿出700億元作為本年度恢復重建基金,加上捐建、援建和自籌資金,今年新增投資將近2000億元。“投資增大,四川經濟必將翹尾。”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光四預測。 胡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