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璋 我們這一代臺灣人
濟南臺商協會每年都支援郊區貧寒學生,4年來,每人每個月100元的標準,算上王克璋個人認領的11名,共有111名孩子得到捐助。
董靜靜是這111名孩子中的一個,不幸的她自幼父母雙亡,小學二年級時,年邁的爺爺無力供其讀書,幾度瀕臨輟學。
王克彰聽到消息後,不僅主動出資相助,還經常去其家中看望,購買新書包、新衣服等學習生活用品,鼓勵她刻苦學習。並答應將供她讀書一直到大學畢業,從心理上免除孩子的憂慮。
在王克璋的無私幫助和關心下,董靜靜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出色的表現被光榮評為“全省十佳春蕾女童”。其所在的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還專程趕到濟南,為王克璋送去了一面寫有“愛心助學、情灑人間”的錦旗,表達無私助學的感謝。
還有一次,曲阜市新聞報導:19歲的王志強為救落水者溺水而亡,被救者一家卻矢口否認,法院判決被救者補償救人者1萬元,卻遭遇“執行難”,父親奔走多日屢屢碰壁。
身在濟南的王克璋看到報導後,心裏頗不平靜,英雄身後的無奈,會使更多人心生冷漠,為了表示對英雄精神的支援,對社會正氣的弘揚,他又給這位父親送去了1萬元錢。
“人總得有社會責任感,盡可能的為身邊人做一些事情,這樣社會才有良性的迴圈。”王克璋説得很平淡。
“但這不僅僅是把錢交到小朋友手上就算了,只給錢是不夠的,而是要了解他們內心的需要。”所以這幾年來,他一直堅持定期去看他援助的對象。
“大陸的小朋友很喜歡寫封信來説,我要爭取非常好的成績來報答你,來報效祖國。其實,只要這些孩子有健康的人生觀,長大以後屬於社會的光明面,這就夠了。”王克璋在大陸豐富的人生體驗,為生命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蜀之鄙有二僧,一貧一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