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管團隊掌控世界一流漿紙企業
臺灣嘉義人張鎮寰,80年代從阿里山上走下來,去了花蓮、去了印尼、又來到大陸,圍繞著漿紙“打轉”廿餘年,如今他在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的印尼金光集團APP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漿生産部副理。
公司6600多員工中有180位高管,其中130多位來自的臺灣,他們擔任著從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協理,到部門的處長、科長各個層面的技術主管,從儀錶電器維護、機械設備維修、廢氣與污水處理、電子中央控制……全面“掌控”著這個世界一流漿紙企業的“技術門”。
APP是世界紙業十強之一,董事長是印尼華僑、金光集團董事長黃志源先生。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2005年正式投産,是APP在中國投資建設的第13家特大型制漿造紙企業。海南公司佔地8000畝,一、二期總投資421億元人民幣,年産130萬噸化學漂白硫酸鹽桉木漿、造紙160萬噸,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單一制漿生産線,以及當今世界最長、紙幅最寬、設計車速最快的造紙機。
海南金海漿紙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技術高管來自臺灣?上世紀80年代,臺灣漿紙業技術領先,印尼金光創辦之始即與花蓮中華紙漿公司合作,將臺灣的技術人員引到印尼參與辦廠。90年代,漿紙業“印尼資金+臺灣技術”模式成熟,在亞太區“複製”出多個新廠。“APP約有3000余位技術高管來自臺灣,隨著集團的投資佈局,許多同事都有花蓮—印尼—大陸不斷升遷的工作履歷。”
現代造紙環保要求很高,花蓮人呂榮宗學化工出身,是一個嚴謹、沉穩的技術高管。2003年,他從印尼廠調來洋浦參與設計新廠的水環設計與管理:“入水方面,按照國標制每噸漿用水40立方米,目前我們已經控制到17立方米/噸。”在污水排海口,他打起一量杯經過精細處理的清澈“污水”:“公司的污水電子監測系統與地方政府監測站實時聯網。水環處1000多位員工不放過一個疑點,大家都很清楚任何一次環保失誤都會給公司形象造成損失。”
來自嘉義的賴宗宏是公司機械處副處長:“金海既有電廠也有水廠,還有化學原料配置廠,廢氣、污水處理廠,很自豪能夠在一個有如此豐富機械類型的大型生産企業擔任機械主管。”
35歲的臺中人鄭安庭,畢業于臺灣淡江大學機電係,在美國俄亥俄州讀完研究所即加盟APP,“2004年我從印尼廠調任海南,參與規劃了亞洲最大的化漿生産線,如今帶領著200余位機電工人保養它。”
張鎮寰告訴記者:“在APP有機會接觸國際最領先的漿紙技術,像2010年引進的紙機由世界造紙機械巨頭德國VOITH製造,全長428.18米,成紙寬幅10.96米,設計車速2000米/分鐘,抄造車速達1800米/分鐘,全球獨此一台。相較花蓮,這裡的工作環境更國際化,我們的團隊來自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歐美,不少是漿紙生産領域的頂尖專家。”
來自臺灣的技術高管們,在海南不僅工作上自信,生活上也蠻自在。
清秀靦腆的鄭安庭,娶了位重慶籍太太,在洋浦養育著他們的孩子:“這裡的氣候和臺中很像,我們過得挺安穩。”
張鎮寰每年有21天帶薪年假,大約一年回臺一次。他描述自己的在海口的家:“一個老婆,兩個孩子,一條貴賓犬。”他説,“平時自己住在公司提供的高管宿舍,吃住都由公司安排,現在一心為企業發展帶新人。”在大陸有了可心的事業與安穩的生活,他期望:“兩岸關係,穩定就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