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乾:收藏與投資並不矛盾
王定乾,臺灣寒舍藝術中心執行長,中華文物學會副理事長,鳳凰衛視“投資收藏”節目首席評論師。從事中國藝術品經紀與收藏達22年之久,並在全球藝術市場創下多項世界拍賣紀錄,擁有豐富理論與實務收藏經驗。
採訪日期:2008年4月27日 採訪地點:北京寒舍空間
○劉德媛(以下簡稱劉):王先生,怎樣的契機讓您從金融專業跨行到藝術領域?
●王定乾(以下簡稱王):我是學金融出身的,學校畢業後就職于臺灣國泰集 團金融公司。國泰集團因其規模大、福利好在臺灣是很有知名度的私人企業。企業的創辦人蔡萬春先生是1949年後臺灣經濟發展所造就的第一代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國泰是蔡家的家族企業,蔡先生的幾個兒子在企業創辦之餘都喜愛並收藏藝術品。大哥蔡辰男先生喜歡收藏字畫,二哥蔡辰洲先生喜歡收藏古傢具,我的老闆蔡辰洋先生喜歡收藏金石文玩。1986年蔡辰洋先生將其興趣轉變成一個經營項目,創辦了寒舍集團,由徐政夫先生(現在兩岸非常活躍的臺北觀想藝術中心董事長)任總經理,我由此成為寒舍第一個員工。
○劉:寒舍作為臺灣地區著名的收藏經紀機構,請您談談寒捨得成長和發展。
●王:上世紀80年代,寒舍發展的重點是古美術(書畫作品多油畫少)。臺灣古董業在藝術品市場所佔比重較大,畫廊業佔的比重較小,當代藝術還沒有發展。當時中國藝術品流失海外現象非常嚴重,臺灣藏家擁有古美術藝術品的數量不多,大陸藝術品市場還沒有放開。針對這個情況,寒舍在成立的第二年(1987年)就進軍國際拍賣市場。1988年(寒舍成立第三年)我們在佳士得、蘇富比的拍賣會上相繼以高價拍下圓明園生肖銅頭及《元人秋獵圖》等國寶,並打破中國古畫的拍賣紀錄。至此寒舍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成為華人古董圈最具代表的商家。
寒舍此舉不但提升了國際拍賣市場上中國藝術品應有的價值(相對於印象派等動輒千萬美元的價格,中國藝術品的價位還算偏低),還對中國國寶藝術品的回流無形中也作出了貢獻。蔡辰洋先生有個原則:藏品不賣給外國人。當年,義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老闆喬瓦尼 阿涅利在臺灣代理商三信商事董事長林寬平的陪同下到寒舍集團參觀,在看到圓明園銅馬首後,被其承載的濃厚歷史和精湛工藝所打動,主動提出願以高價收購銅馬首,結果當場被蔡先生婉拒了。同時,他也為臺灣很多大藏家提供了很多好的藏品。
上世紀90年代大陸頒布了拍賣法,1993年嘉德拍賣公司成立,兩岸的藝術品市場逐步開放。因為真正中國藝術文化的根在大陸,所以我們比較早就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寒舍通過多年積累的經驗與大陸各個拍賣公司、藝術經營機構一起成為大陸文物藝術品市場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可以説寒舍成長20多年的歷程,同時也是臺灣和大陸藝術市場發展的見證。
○劉:寒捨得經營模式與傳統古董店經營的區別是什麼?
●王:過去臺灣的古董業以賞玩為主,從工商角度講是個小行業,沒人把它當成一個企業。寒舍在開創時期就採用企業化經營,在企業定位、規模、資金投入方面採用現代企業的經營方式。我們除了為藏家提供專業性藝術品投資諮詢,還定期舉辦展覽促進藝術交流。早期的寒舍全年開放,因為越是節假日群眾才有空閒到寒舍看展覽、聽講座。這無形之中活躍了臺灣的藝術氛圍,而隨著藝術愛好者審美水準的提高,又發展出臺灣很多的新藏家。是藏家和寒舍相互之間共同的成長把臺灣的古董藝術市場從小眾的賞玩發展成今天良性、健全的藝術品市場。
○劉:您怎樣看待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投資?
●王:老一代的收藏家看不起,或者不願意接受“藝術品投資”這個提法,其實收藏和投資並不矛盾。一個良好的藝術投資者必須是先成為收藏家,收藏動機必須是喜好、欣賞。因為喜愛而去研究從而在收藏的過程中得到心靈上的快樂、滿足。但在藏品的買賣方式上,擁有投資的觀念與手段我認為並沒有錯,因為時代不同了,而且我認為在這點上必須同國際接軌。所以我的觀點是:只有在收藏的出發點和動機正確以後才能講投資,不然藝術品投資和股票房地産投資沒區別。雖然説藝術品投資也是一種投資,但在精神內涵層面上是不同的。如果一開始的收藏動機是炒作、投資掙錢,甚至是倒貨,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正確的收藏動機也是保證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
○劉:您從事藝術品經營20年,請談一下您的成長和經驗。
●王:從事藝術品經紀人這個行業很奇怪,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有專業(有眼力)、有人脈、懂經營。所謂“專業”就是指審美能力,對藝術品準確判斷、合理鑒定和鑒價的能力,這是最基礎也是重要的,是每個藝術品經紀人的立身之本,它需要你長時間的積累和不斷的艱苦學習,而且永無止境。我的專業經驗是跟著蔡辰洋先生看古董、跑拍賣,不斷在實踐中向專家學者請教,通過實地探索積累的。當然其中也交過學費買過假貨,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打基礎。好在當時我們公司資金充足,老闆對我也比較信任,給我廣闊的空間。我的這些經驗都是靠時間和金錢換來的。藝術圈與一般的商業不同,有錢可以並購一個公司,買下一個機構,但有錢不一定在藝術圈子裏做得了事。做我們這行,最重要的是名聲,也就是所謂的品行端正。這個東西不是單純靠炒作、宣傳、自我標榜這樣的符號操作得來的,你要扎紮實實地做事情,這樣自然會積累起人脈。藝術品經紀人橫跨藝術與市場,所謂藝術品經紀人是既懂藝術也懂市場的複合型人才。
我是從金融進入藝術領域,我一進入這個領域就覺得找到感覺,這可能有個機緣在裏面。有時候這個真的很難説,就像我年輕的時候不是音樂科班出身,可是我在臺灣曾考入合唱團,當時一起考上的很多人都是音樂專業的。所以我覺得這也和每個人的個性、興趣愛好有關,碰巧我在這個領域找到樂趣。隨著每一年業績大量的增長,市場獲得好的品碑,我在這個領域也越做越有成就感。
所有的這些成長是靠各個方面因素相互影響,是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如果沒有臺灣藝術市場的發展,如果沒有蔡辰洋先生願意投資寒捨得眼光和魄力,如果沒有當年老闆選中我,沒有買家賣家的支援,我就沒有今天的業績。
○劉:您有沒有想過換個領域發展?
●王:我進入這個圈子是因為緣分和興趣,當中我曾一度想過到別的領域嘗試一下,但這樣的嘗試沒有成功。因為在精神層面我還找不到其他工作像這份工作這樣充滿樂趣和挑戰。這個領域所接觸的藏家、專家,也都是可以教學相長的朋友。還有個更有趣的地方,這個行業沒有退休。我最終認為終其一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種幸福,它是工作、興趣,同時是個使命。當然這個行業有它的辛苦,我太太常怨我一年當中有一半的時間不在家。我每個星期都要乘飛機在兩岸來回跑,所以我是最鼓勵兩岸直航的。
○劉:是否可以談一下對您有影響的人?
●王:因為我是做藝術經紀人的,我推崇張宗憲(Robret Chang)先生,他是個成功的藝術品經紀人。他十幾歲開始到北平古玩市場進貨,20歲帶了24美元離開上海隻身去了香港打拼,到今天80歲了,他還始終神采奕奕地坐在拍賣會第一排。這是我們這個行業的表率。他一生執著于一個行業,並且成為這個行業中的領軍人物,到現在還是個老兵,這個精神就已經不得了。況且他還有作為藝術品經紀人應有的眼光(你有看到他買什麼爛東西?),他精研古董不作假作弊。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本身是個收藏家。在博物館展示藏品、出版畫冊,你看他自己玩得多開心。我認為他的這些經歷如果用來寫古董藝術市場是最合適的。
內舉不避親。我還推崇我的老闆蔡辰洋先生,他作為企業家,熱愛中國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收藏。事業經營上的起落動搖不了他對於藝術以及收藏的熱愛。他總是在順利的時候多買點,失意的時候就把玩一下藏品來作為對自己的慰藉。作為老闆蔡先生給我很多機會,讓我有很好的學習機會。大家都知道蔡先生在經營創造寒舍這個品牌的時候所制定的原則:藏品不賣給外國人。其實不是我們不做生意,只是當你跑遍全世界的拍賣會你就知道中國藝術品當年流落出去的那種辛酸。今天好不容易讓這些藝術品回到中國,就要確保它是留在中國人手裏,掙錢多少對我們來説是次要的。蔡先生生意上再不順利,這個原則他還是堅持的。我覺得這是對中國藝術的堅持,對收藏的堅持和對中國藝術品經營的堅持。第二是他提出的經營理念:堅持專業、誠信。賺錢多少是一回事情,但作假的錢我們不賺。這也是寒舍對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所作的貢獻。
○劉:談談您對大陸同行的期望和建議。
●王:經過15年的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已從萌芽成長階段過渡到成熟穩定的發展階段,這就需要參與其中的人具備長遠的眼光、專業的知識,用投資來取代投機的心態,並尋求更好的發展。
藝術家應該著力於藝術創作不必自己面對市場,否則太累;可以讓藝術品經紀人扮演這樣一個角色,由他們把市場的反饋告訴藝術家。藝評家就做藝評家的事,不要和商業有關聯。藝術品的經營者應該規規矩矩地做生意。收藏家們應該把自己過去的經驗、秘訣、曾經跌倒過的經歷,分享給大家。
現在各行各業都講究策略合作和策略聯盟,我認為藝術品行業也一樣。希望建立完善的制度,規規矩矩地對這個市場再做一番檢驗,讓藝術品市場更加穩健、健康、成熟。 (劉德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