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陳星:臺灣政黨惡鬥影響兩岸關係

2014年10月10日 15: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間選民是否真的存在

  在臺灣政黨政治的討論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中間選民的問題,對於政黨互動問題來説中間選民也非常重要,因為涉及到政黨通過何種策略去擴大支援基礎的問題,同時涉及到政黨互動中會不會出現兩個主要政黨政策趨同的問題。但是何為中間選民卻一直是學界力圖解決卻沒有解決的問題。一般研究中所指的中間選民是指理性選民,這裡的“理性選民”主要是以“理性人”為前提形成的一個概念,這種“理性人”預設並不涉及意識形態區隔或者強烈政黨區隔存在的情況下,選民背離經濟理性進行投票選擇的情況。臺灣社會的所謂“中間選民”在很多時候指的是投票取向不固定或者是政黨支援度不固定的選民,也有人稱為“搖擺選民”。但是顯然不能把這批選民同“理性選民”等同,這些選民中大部分均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200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選民在整個中間選民中的比例為57.3%。①知識水準低當然與是否有能力進行理性選擇不能等同,但二者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應該是沒有疑問的,所以從選舉的現實來看這批選民投票的搖擺性可能與理性選擇無關,而只與投票時所受到的即時性影響有關。

  石之瑜教授曾經以統獨問題上的傾向描述臺灣“中間選民”的性格,他發現“臺灣的社會調查一再顯示,只要條件配合就願意接受臺獨的選民,與只要條件配合就願意接受統一的選民,兩者之間往往有大量重復。”倘若條件設得合情合理,兩者重復的比例甚至可以高達所有選民的四分之一。石之瑜認為“這當然是因為臺灣作為後殖民社會、後內戰社會與後冷戰社會,對於大陸同時存在強烈正負面的兩種情感所致。選民徘徊在抵抗大陸與親近大陸兩種情感之間,不能視之為典型中間選民,而是有雙趨傾向的選民。”②雙趨型的選民主要特徵在於投票時以情感取向為標準進行投票選擇,相比較理性選民主要以政策特別是社會公共政策作為投票決策參考的情況有相當大的不同。如果結合臺灣社會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政治文化生態來考慮,這種雙趨型的選民並不僅僅表現在統“獨”議題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

  如果仔細考究起來,所謂中間選民的中間概念其實是相當模糊的,到底這個“中間”指的是經濟訴求、政治訴求還是意識形態訴求?在許多關於中間選民的説明中並沒有清晰的界定。這種模糊性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中間選民”概念的分析功能十分低下。在臺灣選舉過程中,以經濟民生議題為中心的公共政策訴求顯然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兩個主要政黨在這些方面也著力甚深。有研究已經指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島內公共議題方面趨同的程度非常高,他們在公共議題上的主張也有很大的相似性,類似的研究已經很多,這裡沒有必要再作贅述。以此言之,兩個主要政黨確實有“向中間靠攏”的可能,而且在經濟民生議題方面已經實現了“向中間靠攏”,在這個場域內以“理性人”為前提之政黨政策的走向分析模式展現了較強的解釋力。 

   一般所謂“中間選民”概念往往不太注重意識形態及其他認同差異基礎上形成的區隔對政黨政策訴求産生的影響,也就是認為意識形態的爭論並不是政黨政治互動模式中的主要內容,而是認為政黨相互區隔的主要訴求集中于經濟和社會領域,也就是對抗不激烈的領域。但是現實情況往往不是這樣,特定議題的意識形態化發展使得社會出現分歧與對峙的可能性極大。而一旦出現比較深的社會分歧,則會出現雙峰或多峰對峙的民意結構,從而使政黨向中間靠攏的衝動減弱。非常不幸地是,臺灣的社會分歧一直非常明顯,而且似乎在短期內並沒有可以消弭的跡象。族群分歧、統“獨”分歧、“威權-民主”分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分別成為影響社會意識的主要內容,而且這些分歧經過政黨動員的極化,對社會産生的影響既深且巨,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消除。

  可以看出,一旦分析的視角突破了經濟或者政治的單一議題,“中間”所涉及的場域就會驟然增大,無論是經濟議題還是意識形態議題,均有“中間”的問題,顯然各個政黨同時在這兩個方向上向中間靠攏的可能性不是太大。這裡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一是經濟議題上趨同,但是意識形態議題卻對立與對抗,或者是意識形態趨同,但是在經濟議題上卻出現了分裂與對抗,此外還有經濟議題和意識形態議題均出現分裂或者是均出現趨同的情況。顯然,“中間”所涉及的場域增加,可能出現的選項就會呈指數式增長。臺灣政黨在經濟訴求上的趨同以及在兩岸議題上的差異,已經顯示臺灣政黨政治中經濟議題與統“獨”議題背離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關鍵在於政黨利用不同的政治訴求進行政治動員時取得的實際效果,能夠取得最大效果的議題組合顯然就是政黨的最佳選項,因為對於有影響力的較大政黨來説,他們從來不會為議題而議題,而是為了執政而主動進行議題設置。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