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驊:著眼長遠發展 理性看待島內油電雙漲
馬英九當局自今年4月2日起解除島內油價的緩漲機制,進行油電雙漲,造成島內物價普遍上漲,民眾不滿。華廣網今日刊載署名張良驊的評論文章指出,對油電價格進行適當調漲有利於實現用油用電公平正義,有利於“中油”和臺電做大做強,有利於促進社會節省油電,減少浪費。臺灣民眾應當理性思維,既要考慮眼前的利益,更要著眼于長遠的發展,對此一決定予以理解、尊重、接受。
全文摘編如下:
馬英九當局自今年4月2日起解除島內油價的緩漲機制,對油價調漲大約10%;也醞釀從5月15日起全面調漲電價,其中調漲民生用電價16.9%、商業用電價30%及工業用電價35%,造成島內物價普遍上漲,民眾不滿。民進黨見獵心喜,借機“打馬批陳”,叫囂要行政部門負責人陳衝下臺負責,使馬英九當局陷入了困境。不過,筆者認為,馬英九當局調漲油電價格,不光是為了展現其大開大闔和勇於擔當的改革魅力,更是為了臺灣經濟的永續發展和民眾福祉的不斷改善,是必要和合理的決定。臺灣民眾應當理性思維,既要考慮眼前的利益,更要著眼于長遠的發展,對此一決定予以理解、尊重、接受。
臺灣是個欠缺原油、煤炭等重要能源,大多數能源仰賴進口的地區,沒有低油電價格的客觀條件,卻透過當局向油電經營商“中油”和臺電貼補的辦法,來維持低油電價格,油價僅是日本的三分之一,住宅用電價格全球第一低,工業用電價格全球第四低,油電價格實在是低得太離譜。就近幾年臺灣整體物價而言,臺灣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大都維持在1%—1.42%之間,在亞洲“四小龍”中是最低的。臺灣今年第1季度物價指數上漲1.26%,相較于美國的2.9%、韓國的3%、新加坡的4.7%及香港5.4%,只是他們的一半甚至1/3。臺灣“經濟研究院”預測,臺灣今年即使受油電價格調漲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僅為1.98%。顯然,也是處於相當低的水準。
臺灣本不具有低油電價格的客觀條件,但卻實行低油電價格的政策,主要是臺灣朝野各政黨為討好選民、獲得選票、謀取政治利益的結果。陳水扁“執政”期間,為籠絡人心,多拉選票,在選舉期間多次“凍漲”油電價格。馬英九在2008年5月“執政”後,對油電價格實行調漲,當年5月調漲汽柴油天然氣價格,兩個月後調電價,致使臺灣物價增幅在當年7月躥升逼近6%,當年增幅達到3.5%。2010年底到今年初,臺灣進入五市、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委”選舉的密集期,雖國際油價上漲,但馬當局在選情的考量下,對油電價格實行“凍漲”。今年,全球油電價格普遍上漲,島內油電經營商難以承受越來越重的負債壓力。馬英九審時度勢,決定對油電價格進行適當調漲,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於實現用油用電公平正義。臺灣實行“全世界最低油電價”政策,是導致“中油”和臺電均累計虧損超過千億新台幣的主因之一。這些虧損待由當局貼補,而當局的貼補來自於稅收,稅收來自於全體人員。因此,整體而言,低油電價格意味著用油用電較少的人,在補貼用油用電較多的人。這不但不符合使用油電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更是悖背了油電資源分配的公平正義。對油電調漲,理順油電價格,使油電價格較為合理,可以減少油電經營商的虧損額,減少當局對“中油”和臺電虧損的貼補,減少乃至消除用油用電較少的人對用油用電較多的人的補貼,實現用油用電公平正義。
二是有利於“中油”和臺電做大做強。臺灣當局維持低油電價格,對“中油”和臺電虧損實行貼補,造成事實上的“中油”和臺電虧損由當局負責的情形。臺當局成了他們的堅強後盾、傾寶盆、搖錢樹,他們自然會産生依賴甚至吃定政府的想法和做法,疏于對員工的績效管理,給予員工特別優厚的待遇。臺灣輿論批評“中油”和臺電虧損巨大,其員工卻拿高工資、高福利、高獎金。政府對油電價格調漲,他們的虧損就應當明顯減少甚至扭虧為盈。如果繼續虧損,那他們就要承擔主要乃至全部責任,當局可以對其少貼補或者不貼補。在他們基本上承擔自負盈虧的情況下,即使當局不對其實行“民營化”,由其自行運作,他們也不得不加強管理,實行員工績效與其工資、福利、獎金掛鉤,激發員工的勞動熱情,積極為企業的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從而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三是有利於促進社會節省油電,減少浪費。長期以來,臺灣向當局機關、學校、部隊、社會組織、民眾提供低價油電,這對於人平收入超過2萬美元的許多臺灣民眾來説,使用低價油、電這幾個錢也許不打眼、不在乎,哪會去考慮如何節約使用油、電的問題,甚至大手大腳、揮霍浪費。臺灣對油、電價格調漲後,將會增強民眾的節省油電意識,促使其重視、研發、採用節省油電的措施和辦法。企業除了採用傳統方法節約用油用電以外,還可能會重視、研發、採用節能技術,替代能源,或者新工藝、新設備、新機器。這不僅節省了油電開支,而且減少了使用油電排放的污染物,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張良驊 作者來自江西省泰和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