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臺電與“中油”民營化解決不了物價問題

2012-04-27 09: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近臺灣島內因油價與電價相繼調漲,帶動物價普遍上漲趨勢,引來一片民怨。島內反對聲音極力主張推動“中油”與臺電兩公司民營化。華廣網26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指出,物價變動是經濟發展中的正常現象。這次臺灣的油電價調漲是油電供需及島內外經濟形勢的一種客觀反映,臺電與“中油”民營化解決不了物價問題。

  全文摘編如下:

  最近臺灣島內因油價與電價相繼調漲,帶動物價普遍上漲趨勢,引來一片民怨。對於物價上漲,島內各界除了對馬當局的不滿與批評,卻提不出任何積極的政策建議,反而不斷批評臺電公司與“中油”公司是公營企業,存在壟斷,經營不善,造成電價上漲,因此極力主張推動“中油”與臺電兩公司民營化,以避免電價與油價上漲。然而,影響電價與油價的因素眾多,不是公營民營化與提高經營效率所能解決的。這些關鍵部門民營化後,不僅達不到外界預期的控制物價上漲的目的,反而可能讓油電價上漲更快,甚至造成公有資産的流失。

  臺電公司與“中油”公司作為臺灣最重要的公營企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維持經濟安全與穩定物價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公營企業有它的弊端,效率不高,浪費嚴重,甚至存在貪污腐敗問題,這是全球性的通病,需要改革,但是否需要民營化或通過民營化解決電價、油價上消費市場問題,則需要謹慎對待。

  公營企業民營化從來不是為了解決調控物價問題的,而是企業所有制的一種改革,旨在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過去30多年來,臺灣不斷推動公營企業改革與公營企業民營化,許多公營企業已實現了民營化。但在民營化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財團化”現象,結果富了財團,卻窮了百姓,民眾並沒有從中受益。這些改革與物價沒有太大關係。“中油”等早已提出並推動民營化,但問題複雜,一直未能實現。在民眾對電價與油價調漲反彈壓力下,許多學者與在野黨將問題歸之於公營企業經營效率,於是要求“中油”與臺電公司民營化。在民意壓力下,馬當局也承諾推動“中油”公司民營化,希望在未來4年內實現。

  臺電公司與“中油”公司民營化,能不能解決電價與油價上漲問題?筆者以為恐怕很難。油價與電價上漲的因素眾多,關鍵是供需問題。電力與油品供應能力越大,電價與油價就相對越低;反之電力、油口緊缺,電價與油價必然上漲,而且缺口越大,供應嚴重不足,上漲幅度會越大。特別是臺灣電力與油品的主要原料如天然氣、煤炭、石油等幾乎全依賴進口,因此臺灣的電價、油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際原料價格的變動,不是臺電公司與“中油”公司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所能改變的。況且,臺灣的物價上漲又受島內政治與選舉的影響,經常採取本應“大漲”卻“緩漲”、本應“小漲”卻“不漲”、本應選前“凍漲”卻在選後“補漲”的做法,當然扭曲價格的市場機制,也容易造成物價集中調漲現象。目前臺灣電價與油價的調漲,除了國際原料供應變化外,最重要的是一種逼迫的“補漲”,是經濟對政治的還債。

  電力公司與“中油”公司等公營企業改革可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但對控制物價或降低電價與油價的作用甚小。特別是一旦臺電公司與“中油”公司民營化或財團化,由私人掌握,屆時民營化的企業,依市場機制決定電價與油價,當局很難干預企業對價格的決定。特別是企業經營成本會下降、經營效率會提高,但卻會隨國際原料價格與市場變化決定價格,很難降價,反而可能會持續調價。因此臺電公司與“中油”民營化,不僅無法解決電價上漲問題,而且可能讓電價、油價失控,更不利經濟的穩定,而且增加臺灣經濟的安全風險。

  物價變動是經濟發展中的正常現象。這次臺灣的油電價調漲是油電供需及島內外經濟形勢的一種客觀反映,儘管短期內對普通民眾生活有一定影響,但長遠觀察則有利理順價格關係,有利經濟發展,總體上是利大於敝,對臺灣經濟發展是“短空長多”。特別是臺灣民眾必須明白,未來電價與油價的變化基本趨勢是,調降只是偶然與個案,上漲則是必然的發展,沒有人能夠改變,反對也沒有用。因此臺灣民眾要客觀看待電價與油價調漲。就當局來説,要多管齊下,在加強公營企業改革、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率的同時,大力發展電力,開發能源,增加能源電力儲備,並根據國際原料價格變動適時調整價格,避免受島內政治因素與選舉影響,而不是簡單的反對電價與油價調漲,也不是簡單地主張公營企業民營化。(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