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親歷的兩岸文化交流:熱絡得猶如串門兒走親戚

2019年01月31日 12:31:00來源:台灣網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之時我還尚未出世,而2019年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講話之時,我已然是個參與了近十年兩岸青年交流的大陸青年。回望自己十年來參與兩岸交流的珍貴經歷,內心感慨萬千,這是我的十年,也是血脈相連、兩岸情深的十年。

  2009年,我第一次成為了臺灣同胞千人夏令營活動的遼寧省大學生志願者,這次活動是我參與兩岸交流的起點。因為當時我是音樂學院的在校大學生,在多次兩岸交流的活動中參與導演文藝晚會、指揮合唱等,因此有機會參與到了2011年2月遼寧經貿代表團赴臺灣舉辦一系列經貿文化活動。那次遼寧團赴臺不僅在臺中果菜市場舉行了“遼寧採購臺灣農特産品簽約啟運儀式”,現場簽訂採購協議總金額約4000萬元新台幣等經貿合作,同時我們藝術團的“東北風”更是在臺灣刮得火熱。臺北花博會圓山園區,整個園區都能聽到東北二人轉藝人在“逗樂呵”。洪亮動聽又充滿幽默的説唱,吸引著人們迅速聚攏,臺灣的觀眾們連説“好特別哦”“好幽默哦”“這東北話好可愛哦”!此外遼寧海城高蹺藝術團的演出,也是讓遊人們不禁停下腳步,看得目不轉睛。

  2012年4月,“相約郴州——海峽兩岸崑曲交流展演”在湖南重鎮郴州市舉行,我有幸作為活動撰稿參與其中。崑曲藝術是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此次展演匯聚了來自臺灣的昆劇團和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等地8家昆劇院團的崑曲藝術家,為觀眾奉獻了《紅樓夢》《白兔記》兩台大戲和兩台崑曲摺子戲專場。崑曲起源於元朝末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被稱為“百戲之祖”,與古希臘悲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劇種。那一次兩岸崑曲藝術家的精彩演繹,讓這一古老的劇種再一次光彩四溢。此後的幾年中,我又繼續參與了多達11場兩岸文化交流與研討會。兩岸文化藝術團體的聯繫日益緊密,熱絡得猶如老百姓“串門兒走親戚”,其活動所蘊含的情誼也更加濃厚。2015年11月,在臺灣師範大學。臺南藝術大學的邀請下,我作為主持人隨藝術交流團來到臺灣,進行了民族風格濃郁的專場演出,其中包括鼓吹樂、民歌、民間舞蹈、曲藝音樂等,得到了在場師生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目前,我仍在堅持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方面,因為兩岸更多的融合與互通離不開我們青年一代的努力,這不僅使我們的責任,更是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講話中指出: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在參與兩岸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也深刻地認識到,文化是軟實力,是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靈魂所在。兩岸傳統文化本是同宗同源,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都是本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魁寶。在當今倡導提升文化軟實力的號召下,在致力於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潮流下,海峽兩岸加強在傳統文化交流、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播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兩岸應共賞中國傳統文化之花,在共圓中國夢的道路上一同努力前行。(作者:言蹊,遼寧籍大陸配偶)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