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告臺灣同胞書》40年,見證我家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2019年01月31日 08:58:00來源:台灣網

  聽父親講,1979年爺爺聽新聞上説祖國大陸率先開辦對臺平信業務,就讓父親換了一個新郵箱把鑰匙挂在身上,每天打開郵箱看看。1980年開始,爺爺時常問父親:“怎麼還不來信呀,你大哥走後我就不敢搬家,地址沒有變過呀,就等他回來。”1981年初,家鄉陸續有人收到臺灣親屬的信件,爺爺聽到後總是與人打聽,眼眶濕潤。

  爺爺第一次接到大伯的來信,是1982年的春節,那時距《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已有3年。那封帶有藍紅相間花邊和“航空”二字的信,是由大伯託人從美國轉寄的,此時已距離大伯離家33年。爺爺對父親説:“人在就好,啥時候能回來呀。”父親答:“快了!相關政策在推進。”自此,爺爺每天都會拄著拐杖走到巷口買《人民日報》,拿著放大鏡看報紙,奶奶總是在爺爺看報紙時靜靜地給爺爺添茶水。1987年,臺灣當局允許臺灣民眾前往香港,大伯來信説想在香港見見爺爺和家人,但爺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1987年末,生病在床的爺爺問該回來了吧,父親含著眼淚:“説快了,提前退休就能回了,手續在辦了。”

  1988年,臺灣當局開始允許臺灣民眾信件可由臺灣紅十字組織經香港郵局寄大陸,大伯的信來得更快了。除了信,大伯還給爺爺郵寄了自己在臺灣生活的照片和補品。1988年中,躺在病床上的爺爺看著大伯的信,眼睛總是往門口張望,盼望大伯回家。爺爺臨終前念著大伯的名字“思源……思源……”,手裏捏著大伯的相片。1988年末,在允許臺胞赴大陸探親後的第二年,我第一次見到大伯,那是在爺爺的墳上,他久跪不起。聽父親講大伯是經香港轉機輾轉回鄉,差了一步沒有見到爺爺最後一面。

  2007年遠離家鄉在異國求學的我,深刻體會到鄉愁的滋味。在與大伯的往來信件中,我表達了自己對家鄉和家人的思念,大伯安慰我説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外以平常心看待每一天會快樂許多,家在心中。國外求學的我,雖然時常會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和溝通的不暢,但我和臺灣同學經常交流、學習,分享思鄉之情從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都明白,中華文化是我們心靈的根脈和歸屬。2009年攻讀博士學位的我,趕上了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浪潮,這一年我從大陸辦理相關手續,直飛臺灣進行學術交流,手續簡便、交通便利。在臺灣朋友的幫助下,我看望了大伯。在回臺北的車上,我從後視鏡中看到大伯大媽打著雨傘一直向我揮手,我哭了。

  2015年我畢業回國參加工作,從事經濟問題研究的我,依舊關注臺灣城市經濟發展等問題,並同導師合作出版了相關研究報告,在期間也深深感受到了兩岸關係日益發展,對兩岸經濟的促進和提升民眾生活便利的重要性。2016年大陸繼續完善開放赴臺個人遊與異地辦理政策,這年春節,大伯一家和我們一家在臺灣相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臺灣同胞提供更多便利;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這一年,大伯和大媽經上海和我們一起回家鄉過年。2018年《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的出臺既方便了臺灣同胞在大陸生活,也為臺灣老一輩回鄉養老提供了便利,闊別家鄉近70年的大伯在漢中市政府積極推進相關政策的背景下,終於可以回家鄉安度晚年。2019年,我們將在家鄉大伯的新居裏歡度春節。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的40年,是兩岸對話、交流與發展的40年,也是我們一家人血濃于水的親情走過的40年。40年間,海峽兩岸從民間探親到學術交流,再到經貿往來和多方位的互惠,這些交流不僅促進了兩岸經濟的發展,還提升了兩岸民眾生活的便利性。歷史不能選擇,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40年的經歷告訴我:任何時候,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情誼都是割不斷的。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這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兩岸同胞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和衷共濟、共同奮鬥,一定能夠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未來,一定能夠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者:王杉,上海行政學院講師,博士)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