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不只關係到個人的成長

時間:2014-02-25 14:22   來源:半月談網

  胡佩蘭醫生是一位在鄭州當地小有名氣的婦科專家,70歲退休後堅持在社區醫院坐診,從週一到週六,哪怕是坐著輪椅,也要去為等待他的病人看病,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她説:“光想著病人帶著啥問題,需要解決啥矛盾,精神一集中一點也不累。”她總是想辦法為患者著想,在有效的前提下,挑最便宜的藥方開,遇到經濟困難的患者,甚至還會幫著墊付藥費。這位98歲的老人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胡佩蘭醫生的事跡,算不上轟轟烈烈,卻于平常中見偉大,讓人熱淚盈眶。為病人解憂,就是她工作的意義;把工作做好,就是她生活的意義。她幾十年如一日勤勉工作、篤行不倦,體現了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寫照。

  現在一提到價值觀,很多人就認為是在唱高調、説空話,但説白了,價值觀作為一種對客觀事物的總看法,誰又能離得了呢?人之有別於動物,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人有思想、有觀念,並以此規劃、指導自己的生活,倘若沒有了價值觀,人何以安身立命?同樣,作為一個社會,也必須要有一個總的評價標準,以此來判斷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我們倡導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求每個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恪守屬於自己這一群體的價值觀。

  就拿敬業來説,這一價值理念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影響何其巨大。當前有多少社會問題,是因為當事者“在其位,不謀其政”引起的?如果領導幹部對自身的職業足夠敬畏,還會有貪污腐敗嗎?如果監管者對自己的工作足夠熱愛,食品、藥品、生産等領域還會出那麼多問題嗎?如果醫生都能像胡佩蘭那樣對待病人,過度醫療、紅包甚至殺醫等亂象還會存在嗎?……人人都有職業,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倘若每一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各負其責,我們的社會該是多麼和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待工作,我們不能僅將其當成謀生手段,滿足於完成日常工作,更要從中發現樂趣,將其作為實現理想的平臺。尤其是處在社會轉型期,人的思想容易發生飄移,如果能做到愛崗敬業、用心經營屬於自己的工作領域,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必能實現思想的沉澱,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而如果個人有所秉持,社會將有所取向,國家將有所堅守,中國夢就擁有了堅實的根基,中華民族定能實現偉大復興。(安傳香)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