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定高速在去年出現嚴重問題後,今年再次出現路基沉陷、路面破損等問題。問題出現後,社會和媒體也在追問監管責任和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的問題。去年,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武志斌曾表示,將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佈調查和處理結果。然事情已經過去近一年,調查結果並未向社會公佈。(8月13日《中國青年報》)
被網民戲謔為“豆腐渣工程”的天定高速,其品質問題一直飽受輿論的指責,尤其是迅速揭開工程內幕更為公眾關注。可匪夷所思的是,一年多過去了,調查結果卻杳無音信。
耗資87億元的重要交通樞紐,通車不到三個月便曝存在嚴重的品質問題——路基沉陷、路面破損。雖然當地交通部門一再辯稱這是天氣原因造成的,但公眾知道這不過是有關部門玩的障眼法,其遮掩的必是利益下的人為因素及不能暴露于陽光下的種種黑幕。因而,及時公佈調查結果,還原事實真相,這是監督部門的職責,也是對公眾應有的尊重。
然而,就如同這條“豆腐渣”高速一樣,天定高速調查結果也成了地道的“豆腐渣”。至今,既不見審計部門的審計結果,也不見紀檢監察部門的調查結論。這到底是當地根本沒有派員審計和調查,還是在調查中阻力太大,抑或是牽涉到的人員權位太重,無法調查?
面對記者的採訪,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談處長表示其無權向記者提供調查報告,其還稱“審計上沒啥大問題,沒有違紀違法的問題,但存在一些管理上的小問題”。這就是説,調查報告已經在內部“誕生”了,但不能暴露于陽光下。這就讓人質疑,既然是管理上“小問題”,審計和調查結果為何不能面見公眾?難道這種沒有“問題”的審計和調查結果也屬“內部機密”?躲躲閃閃、遮遮掩掩,不知當地到底想掩蓋什麼?殊不知,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其實,相關部門愈是三緘其口、沉默不語,愈是説明“豆腐渣”高速暗箱操作甚至存在錢權交易的可能,愈有深挖的價值,這也考驗著監管部門的公信力。調查結果不公開,公眾只會永遠揪住不放。(陸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