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提出,該校75週年校慶的理念是 “以學術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校友為中心”。現在人們討論何謂一流大學,常常忽略了一個主角——學生。
首先,創辦一流大學必須以學生為本,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們現行的應試教育存在弊端已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社會。海外一些大學非常重視通識教育,學校規範通識課程,統一大綱,做課程設計,重點在基本素養方面培養學生,由專門的教師授課,形成檢測機制。一流大學佔用了國家的優質資源,理應培養出社會精英。這幾年一些學校將關注點放在如蓋樓、圈地等方面,投入到學生身上卻很有限。因此,必須轉換教育投入的思路,完善教育的內源性發展,緊緊圍繞學生,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其次,創辦一流大學要創新教育體制和機制。不可否認,現有的教育體制機制埋沒了一些人才,對此大學理應有所擔當和作為。資料上記載: 1930年臧克家報考青島大學,語文科目考試的題目是 《雜感》,他只寫了三句話 “人生永遠追尋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連標點在內, 30個字,一向判分嚴格的聞一多給了他98分,臧克家的數學考了零分,聞一多力排眾議破格錄取了他,社會才有了這位大師。類似的情況還有錢鐘書考清華數學只得15分,羅家倫校長破格錄取了他;吳晗報考北大,數學零分,不予錄取,被清華破格錄取。 1917年,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 25歲;胡適, 27歲;劉半農, 27歲;劉文典, 27歲;林損, 27歲;周作人, 33歲;陳獨秀, 39歲;朱希祖, 39歲……校長是蔡元培, 50歲。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 23歲。如果我們一流大學能有這方面的創新作為,將是實至名歸。
最後,創辦一流大學要提倡“大學精神”。如果大學只注重物質,忽視和輕視精神,這是對文化的褻瀆,對教育的不負責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師和研究員只有386名, 2005年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2172人。教師不多,學生也不多,不叫大學,而是一直叫學院。但是一直很有名,成績也斐然。建校至今,出了32個諾貝爾獎得主,我國有名的科學家周培源、趙忠堯、談家楨、錢學森,都是該校畢業的博士。
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我們往往只是看樓蓋了多少,學生收了多少,上級領導表彰了多少。這也許是我們對 “大學精神”理解不夠深刻。 “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學精神的時代標誌和具體凝聚,是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式。面臨知識經濟的機遇和挑戰,建設 “大學精神”不僅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
大學精神是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大學精神有著豐富的內涵,對大學的生存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學都有自己獨特的大學精神,這不僅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是大學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學持續發展的動力。在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在大學之間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學精神的塑造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總之,大學應該把培養人作為第一要義。真誠希望我們的大學能不辱使命。(文/謝京輝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