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禁而不絕損耗法的精神

時間:2012-06-11 10:35   來源:法制日報

  素有“國家中央公園”和“陜西綠肺”之稱的秦嶺,正在陷入“別墅之殤”。一些別墅開發項目無視國家和地方有關禁令紛紛開工建設,不僅佔用了當地寶貴的土地資源,還對秦嶺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專家指出,人類活動過多向秦嶺深處延伸,會干擾秦嶺地區地下水補給等生態系統,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對秦嶺地區的歷史文化氛圍和自然景觀也有破壞作用(6月10日新華網)。

  好山好水的秦嶺成為資本的青睞之地,並不奇怪。奇怪的是,既然政府明明幾次三番嚴令秦嶺不得建設別墅項目,為什麼一些佔地動輒數百畝、上千畝的別墅區還是順利建起併發售?政府的政令為何會像皮筋一樣隨意伸縮,沒有了應有的嚴肅性?説到底,秦嶺別墅的禁而不絕,並不是真的禁不掉、禁不動,而是一些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根本就沒有想著真禁,“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其一,上級政府的嚴肅政令到了下邊,往往被扭曲理解或者片面化理解。這種做法還被視為是一種“變通”、“靈活掌握”。

  早在2003年,陜西省就對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進行了專項整治,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秦嶺北麓從事房地産開發建設、修建商品住宅和私人別墅。到了2007年1月,陜西省政府又印發了《陜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其中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秦嶺北麓區域內從事房地産開發、修建商品房和私人別墅。然而,這些指向十分明確的規定並沒有得到貫徹和執行,地方上建設別墅區的熱情非但沒有被澆滅,反倒以異常頑強的精神潛滋暗長。其間的秘密就在於一些區縣級、甚至鄉鎮級行政單位對於政策規定的大肆變通。比如,不能以別墅區名義開發建設,卻可以以旅遊度假村的名目成為地方重點項目。位於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的“安德魯西亞”別墅項目,最早是以“度假山莊”項目獲得許可的,至今,在營盤鎮的政府網站上,還將其列為當地重點項目。

  其二,“禁墅令”遠遠比不上地方對於GDP的熱情。一旦旨在保護生態的政令與地方的經濟發展發生衝突,被犧牲的往往是生態保護。也就是説,在很多地方官員那裏,生態保護並不具有足夠的剛性制約能力。很多時候,甚至淪為地産銷售的一個附屬條件。比如,秦嶺腳下的“秦嶺山水”項目就這樣宣傳,“幾百棵百年樹木更讓人生活在大自然、大氧吧之中”……云云。這種政令之間的畸輕畸重,反映出來的其實是政府在對待生態與GDP時的矛盾態度。而過於追逐現實政績的考量,往往就會將地方上的長遠利益、可持續發展置之腦後。

  其三,很多禁令之所以成為紙面上的禁令,也與缺乏有效的監督有關係。這些禁令往往只是在政府部門之間縱向傳達,這中間既沒有必要的持續監督,也缺乏足夠的資訊公開披露。這樣,上級的監管力有不逮,或因監管成本巨大,往往很難實施有效監管,以致內部監督形同虛設;而社會公眾甚至都不知道這些政令規定的存在,即便有心參與也無可置喙。

  一直以來,地方官員對於生態缺乏一種責任意識,加之監督缺失、問責缺失,法的精神也就一再損耗、流失,而別墅也就一路順風順水地建起來了。至於這其間可能産生的利益輸送,更不待言。

  浩蕩秦嶺不僅是關中平原的生態屏障,也是中國南北氣候的重要分界線。同時,秦嶺也是中國南北文化的分野,一直以來,秦嶺就以一種詩意的方式存在於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之中。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人希望棲居於秦嶺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個別人的詩意棲居不能以褫奪多數人的生態權利作為代價,秦嶺不能成為少數人的秦嶺,去蔭蔽少數人的暑熱。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