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學生“一步到位”的就業觀念
作者:余慧菊(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杭州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編者按
現在一些大學畢業生就業時崇尚“一步到位”,認為人生的不確定性很多,所以職業的確定性非常重要,一次性找個理想體面的就業單位,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數據顯示,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依舊面臨就業總量大、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在這樣的就業背景下,如何破除大學畢業生就業“一步到位”的執念,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視。
希望就業“一步到位”的大學生在增加
現在一些大學畢業生就業時多存有“一步到位”的觀念,在初次就業擇業時,要求就業地點、工作內容、薪酬待遇、工作環境等均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狀態,甚至把就業目標鎖定為一次性考入具有高穩定性的編制內單位。在“一步到位”的執念下,有的大學畢業生有業不就,寧願失業也不願意到偏遠地區或與自己所學專業不符的單位工作;有的大學生畢業後並不著急找實習找工作,而是先回家或在學校附近租房,僅從事兼職或靠父母接濟,花1到2年甚至更長時間專門復習備考;甚至有的畢業生長期找不到自認為理想的工作而備受打擊,索性回家啃老,不願意再提就業的事。
筆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從性別分佈上看,持“一步到位”就業想法的女大學生佔比更大;從地域分佈上看,江蘇、山東、浙江、安徽、河南等中東部地區生源的大學生較為突出;從家庭經濟狀況來看,雖然有一些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大學畢業生遲遲不就業,但也有許多經濟並不寬裕的農村家庭的大學生紛紛加入不能“一步到位”就不就業的大軍中。
大學生有就業“一步到位”的想法,其實並不奇怪,因為他們的父輩中大部分人的職業生涯就是這樣的。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對大學生採取“統包統分”的就業政策,所有畢業生由國家統一分配就業,並享有幹部身份。那時的畢業生服從國家需要和學校分配,一般在一個單位工作一輩子直到退休。在今天的大學生看來,這就是“一步到位”就業。然而幾十年來,我國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政策多次調整,同時,大學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在這種情形下,“一步到位”還成為許多大學生心中的理想就業樣態,其中的原因,實在值得深究。
大學生為什麼執迷于就業“一步到位”
那麼,為什麼大學生會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仍然執迷于“一步到位”呢?
第一,專門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政策紅利,讓部分大學生非常重視初次就業。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就業。在各級各類招聘考試中,相當比例的崗位只招聘應屆畢業生,以保障工作技能和經驗較欠缺的大學生群體的就業權益。大多數不再繼續求學的畢業生只能享受一次應屆畢業生的政策紅利。按常規理解,“應屆畢業生”的政策紅利僅限畢業當年享受,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同地域、不同單位對於應屆畢業生的認定標準各有不同。有的以畢業當年簽訂就業三方協議或就業合同為準,一旦簽過三方協議或勞動合同,就視為已就業,不再是應屆生;有的以是否繳納社保為準;有的以報到證資訊為準。這就意味著,畢業生可以通過不簽訂三方或勞動合同、不繳納社保等方式,保留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從而獲得在應屆畢業生這一小範圍內競爭理想工作的機會。
第二,看似低廉的成本,讓部分畢業生追尋“一步到位”就業具有了現實的可行性。與在職人士相比,暫不就業的畢業生擁有充裕的時間,他們沒有複雜的職場關係和煩瑣的工作事務需要處理,沒有家庭與職場需要平衡,可以心無旁騖復習備考。他們的物質需求較少,吃飯、住宿是最大的開銷,一般有家裏幫忙兜底,偶爾做些兼職來賺點生活費就可以度日。他們保持著與大學期間相似的生活方式,一心學習備考,無須切換狀態與角色,心力消耗較小。他們認為,與獲得長期穩定的體制內工作這一結果相比,之前待業備考中的時間投入、物質消耗和心力付出,都不值一提。
第三,不當的觀念是促使部分畢業生執著追尋“一步到位”就業的內在驅動。許多大學生想當然認為進入編制內崗位後,人生就一片坦途,工作既穩定又輕鬆,錢多事少離家近,何不樂哉?有的大學生過於理想化,認為人一輩子做一份工作就足夠了,認為就業的目的是實現自身的意義和價值,所以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工作,否則寧可不就業。有的大學生深受父母輩觀念的影響和支配,認為父母家人覺得體制內工作穩定有保障,説出去比較有面子,自己只能妥協。有的大學生深受傳統家庭文化的囿限,比如有不少女大學生認為,女性在婚後需要承擔更多的家務和撫育孩子等職責,認為就業“一步到位”後會有穩定的工作,從而有利於女性婚後對家庭的照顧。
樹立以平實之心一步步就業的觀念
“一步到位”就業,一定程度上違背了青年大學生成長規律和職業發展規律,已然對大學生就業和社會人力資源運轉産生了消極影響。大學生就業不僅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利益,更關係到我國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今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宜賓學院考察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時指出:“大學生就業要懷著一顆平實之心,綜合考慮自身條件和社會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大學生“一步到位”就業觀念,需要改變。
首先,國家和社會要及時制定並適時調整就業政策。在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權益的前提下,適時評估應屆畢業生政策紅利的成效,對政策及時做出調整。進一步引導大學生積極就業,通過就業專項獎勵、過渡住房補貼、繼續教育津貼等方式釋放大學生初次就業紅利,鼓勵大學生先就業、再擇業。要加強對青年職業發展的政策性支援,體現國家對青年人力資源的培育力度,為青年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的就業創造更好的環境。
其次,學校要“做實”職業生涯教育,“做強”就業指導,引領學生自覺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前我國學校職業生涯教育多從高中開始,最直接的目的是便於高考後選專業,而緊張的高考壓力往往導致師生投入不足,收效甚微。要將職業生涯教育前移,建立從小初高到大學的一體化職業生涯教育體系,通過角色扮演、勞動體驗、課外實踐、職業測評、生涯人物訪談、實習見習等,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認識自我、職業與社會,樹立職業目標和人生理想,科學規劃職業和人生。就業指導一般在大學階段進行,其目的是指導學生順利就業,實現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高校要加強校企合作,通過引導學生強化職業體驗、增強職業認知,轉變就業擇業觀念,積極投身就業實踐。通過職業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雙管齊下,糾偏大學生在職業認知和職業價值方面的偏頗不當,形成學生認知職業——初次就業——職業發展無縫銜接、有效貫通的就業教育體系。要始終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職業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大勢與中國實際,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
最後,家庭和大學生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主體性,將就業擇業的自主權還給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判斷和選擇。大學生要自覺轉變就業觀念,要堅持終身學習,積極關注社會“新職業”及新就業形態,更新就業認知,拓寬職業視野,爭取將興趣與職業相結合,不斷推進職業的發展和自我的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寄語廣大青年:“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成長在新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妨將“一步到位”就業更新為腳踏實地地一步步就業,將自身條件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積跬步以至千里。相信經過無數個堅持不懈的“一步步”,大學生們終將收穫幸福的職業生涯,實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