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積厚流廣方能活色生香

2022-07-12 09:49: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文化評析】

  作者:王石川(媒體評論員)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國家博物館老專家的回信中強調,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希望同志們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為發展文博事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作出新貢獻。

  總書記回信中提到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來頭不小,歷史不短,分量不輕。國家博物館的前身是1912年7月設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安門廣場東側新建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2003年兩館合併組建中國國家博物館,2012年改擴建後正式對外開放。走過風雨百餘年,如今的國博擁有140多萬件藏品,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對於走過110年曆史的國博來説,一代代國博人所努力做的,除了“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還擇一事、終一生,在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中屢有建樹。

  最近,名為“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正在國博展出。據介紹,這個成果展匯聚了炭化稻、青銅鼎、沉船出水外銷瓷、歷史上最大駱駝骨架等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時間跨度大,展品數量豐富。有個細節是,展覽內容涉及國家博物館百餘年來主持或參與的約70個考古發掘和調查項目。這展現了國博的強大實力,也凸顯了國博人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的努力。

  這種綿長恒久的努力,有助於延伸中華民族的歷史軸線,增強中華民族的歷史信度,豐富中華民族的歷史內涵,活化中華民族的歷史場景。從深化學術研究,到創新展覽展示,從推動文物活化利用,到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國博人的每一份付出都具有深遠意義。

  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主任信立祥不久前接受採訪時,動情地説:“我這一輩子最著迷的就是考古。每當搞清楚一個歷史謎團,真有説不出的高興!”回憶起當年跟同事一道考古的經歷,他更是有一肚子説不完的話。無論“黃沙直往耳朵、鼻子裏灌”,還是“冬天凍土堅硬,必須先用炭火解凍,才能用鎬锨挖開土層”,無論“海域能見度幾乎為零,風浪又高”,還是“(潛水)拍照、繪圖,體力消耗很大”,都阻止不了他們考古的決心。這是考古人的集體寫照。一定程度上説,每搞清楚一個歷史謎團,就能吹散歷史深處的風沙,讓文物重現風華,讓中華文明煥發更大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成為各地文化部門更加自覺的行動。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推動文物活化?原因很簡單,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我們就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更好地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積厚流廣;就能“知其所來、識其所在、明其所往”;就能深切感知文明交融、文化傳承極其重要,不可稍有弱化。在跟文物一次次對話過程中,我們除了産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還能生發出深沉的責任擔當,為激發文物生命力,為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于涓微,廣納百川,哪怕實現一點點成效,都需要激情、熱忱,需要技巧,需要專業能力等。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如果把博物館比喻成大學校,那麼博物館裏的每件文物都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教材。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個“大學校”,帶著好奇與責任親近一部部“歷史教材”,堪稱空前的景象。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博物館還是職能部門都要呵護好這種熱情,通過更豐富的方式讓文物“活色生香”,便於公眾從中獲取精神滋養,以便更好地為文化強國建設注入動力。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