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略佈局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顧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才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入總結了我國人才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深入分析了當前我國人才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提出了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深化了我國人才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指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綱領性文獻,為不斷開創黨的人才工作新局面,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了行動指南。
——————————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人才工作有許多高屋建瓴的深刻闡述,視野宏大、內涵豐富,筆者僅從三個角度談談學習認識。
現代化新征程上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來,求賢若渴、珍視人才成為我們的優良傳統並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接續投身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壯闊歷史進程中寫下動人精彩的篇章。一部中國共産黨的奮鬥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團結人才、造就人才、壯大人才的歷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圖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這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對人才渴求的時空表述,既説明我們要實現的奮鬥目標的宏偉,也意味著我們當下人才形勢的緊迫。
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在現代化發展的經濟函數中,人才以人力資本的要素投入方式已經成為生産函數的最重要變數和最大的邊際貢獻者。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形成、實施和不斷深化人才強國戰略,已經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累了豐厚的人才資源。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8年,中國的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準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中國也從人口大國轉到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2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正在各個崗位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類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要素,豐富的人才資源蘊藏著巨大的智力潛能和發展活力。
但也要看到,與實現國家全面現代化的歷史任務,與世界一流發達國家人才素質水準相比,與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構建高水準的人才資源競爭新優勢的要求上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要破解我國在一些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還存在“卡脖子”問題,滿足在世界經濟科技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的背景下把握歷史主動權、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而亟須提高國家整體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水準的現實要求上,我國迫切需要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優勢,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才能,為高品質地實現國家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推進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關鍵,而關鍵的基礎在人才。我國力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我們既要有志氣、骨氣和底氣,也要增強憂患意識緊迫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加快建立我國人才資源競爭新優勢。
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亟待培養戰略科學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突出強調,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這將成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中推動人才培養、人才扶植、人才引進的最重要導向。
對什麼是“戰略科學家”,總書記在講話中已經給出了明確內涵,就是那些具有深厚科學素養、長期奮戰在科研第一線,視野開闊,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的科學家,是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擔綱的領銜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研製成功“兩彈一星”,就得益於一批戰略科學家作出的巨大貢獻。進入新時代,我們自立自強、創新開拓,在量子資訊、鐵基超導、中微子、幹細胞、腦科學等前沿方向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創成果,在載人航太與探月、北斗導航、載人深潛、高速鐵路、5G行動通訊、超級計算等一大批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都受益於一大批新成長起來的戰略科技人才。
“十四五”時期乃至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更需要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更多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
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首先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未來三個階段的人才工作目標,即到2025年,我國頂尖科學家集聚水準明顯提高,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到2030年,我國對世界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在主要科技領域有一批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有一批開拓者;到2035年,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準人才隊伍位居世界前列。只有在科技創新前沿,有這樣一大批戰略科學家迭出,我國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當然,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要堅持實踐標準,貴在自主培養,重在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廣大科技人才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這自然是新一代戰略科學家內涵的應有之義和使命擔當。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更加包容的環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要形成創新人才輩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可喜局面,需要國家平臺、需要良好制度、需要社會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對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作出了深遠的戰略佈局和深刻的戰略謀劃。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平臺作用。我們將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統籌戰略佈局。集中國家優質資源重點支援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為人才提供國際一流的創新平臺,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特別是發揮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的國家隊作用,圍繞國家重點領域、重點産業,組織産學研協同攻關,努力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深化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堅決破除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總書記著重強調,要根據需要和實際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積極為人才鬆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讓人才靜心做學問、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允許失敗、寬容失敗。
營造濃厚崇尚人才社會氛圍。要在全社會繼續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社會氛圍。重要的是發揮好黨管人才的政治優勢,全黨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讓廣闊的事業激勵人才,讓優秀的人才成就事業。
【作者:胡敏,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