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構建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確定目標,並且有能力達成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願景就不會落空;命運與共,推動各國共同治理,才能在保護的基礎上構建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的新聞中心,幾幅大型長卷式壁畫引人駐足。綠孔雀、黑頸鶴、松雀鷹等國家保護動物愜意棲息,高褶帶唇蘭、富民枳、香水月季等珍稀植物姿態萬千,盡顯山河壯美、生機盎然。多樣生物、多彩姿態,映照著生態之美、自然之美,見證了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付出的努力。
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指出:“前段時間,雲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果。”雲南大像是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40年間從1114隻增加到1864隻,朱鹮由發現之初的7隻增長至目前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5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80頭增加到目前的300頭左右……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讓野生動物棲息地空間不斷拓展,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實踐證明,堅持尊重自然、保護優先,堅持綠色發展、持續利用,才能更好保護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在於提升治理能力。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各地區、各領域中長期規劃。從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到加強技術保障和人才隊伍建設,從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到引導公眾自覺參與,從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到借助“一帶一路”“南南合作”等多邊合作機制為發展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支援……近年來,中國不僅全方位織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網,而且倡導並努力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確定目標,並且有能力達成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願景就不會落空;命運與共,推動各國共同治理,才能在保護的基礎上構建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我們處在一個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時代。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的重大風險,全人類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呼喚實際行動和有力作為。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清晰、切實的舉措,彰顯了中國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願景的決心和信心。一位媒體同行感慨:“又多又好的行動比什麼都重要”。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一項項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個個擲地有聲的行動,必能讓大自然恢復生機,讓發展成果、良好生態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此次大會的會場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猶如一隻巨大的孔雀絢麗開屏,擁抱四面來客,期待八方智慧。我們堅信,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攜手同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