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壟斷告破 機構搶食40萬億財富管理蛋糕

時間:2013-01-07 09: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運作了15年之後,一直處於壟斷狀態的公募基金業,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生存環境已經天翻地覆。

  隨著新《基金法》的正式面世以及證監會放開對於公募基金業的準入限制,一直以來處於條塊分割的資産管理行業,乃至整個財富管理行業正在出現全面而深刻的變化。

  分析人士認為,壟斷和門檻打破以後,國內的財富管理行業將在競爭全面加劇的情況下迎來快速發展期,眾多機構將角逐這個高達40萬億元的潛在龐大市場。

  巨變

  基金業15年壟斷一朝告破

  日前,修訂後的《證券投資基金基金法》獲得通過,並將於2013年6月1日正式實施。緊隨其後,2012年12月30日,中國證監會公佈了《資産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稱《暫行規定》),擬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三類機構直接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這意味著,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的公募基金行業將引入新的競爭者,現有基金管理公司的壟斷地位將被徹底打破。

  1998年,以國泰基金、華夏基金和南方基金的成立為標誌,中國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2001年第一隻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正式發行。

  近幾年來,由於股市表現低迷,公募基金産品同質化嚴重,基金公司行銷渠道有限,公募基金行業發展不盡如人意,基金規模陷入停滯。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國已發行産品的基金公司共70家,管理資産凈值(不含Q D II)28031 .35億元,份額規模30834.44億份。

  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認為,2007年10月滬指創6124點高點以來,以股票基金為主的基金行業就跟隨股市進入蕭條期,規模自高點跌落下來後,徘徊不前。隨著近兩年固定收益證券領域基金的發展,基金業才從一股獨大變成股債平衡發展。但在這5年間,我國金融體系各個參與主體均獲得很大發展,呈現多龍競逐財富管理行業的局面,銀行理財、信託理財和保險資産管理均以固定收益證券為方向,並且帶有保本保收益的性質或者相關約定而帶來大規模發展,讓基金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

  該機構表示,雖然基金業在我國財富管理行業中規模不大,但其最大優勢是擁有法律與制度的雙重優勢,其他資産管理業務雖然規模很大但缺少國家大法支援。通過新基金法重大修訂提供的法律框架,對其他“龍”開放公募牌照,用公募基金産品牌照規範和統一現有的基金以外的資産管理業務,從而實現多龍歸一的局面,這不失為當前切實可行的總體設計方案。

  新政

  資産管理行業迎大變局

  開放上述三類機構進入公募基金行業,只是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全面變革的一個方面。2012年以來,伴隨著監管部門放鬆管制、鼓勵創新的新監管思路,涉及資産管理行業的新政頻頻出現,中國資産管理行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中。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2年5月份以來,資産管理行業迎來了一輪監管放鬆、業務創新的浪潮。5月7日券商創新大會,監管層從11個方面出臺措施支援行業創新。6月保險投資改革創新大會,13項新政推動保險行業全面進軍資産管理領域。8月3日,證監會發佈《期貨公司資産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期貨公司也將參與到資産管理行業中。11月1日,《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行規定》開始實施,基金獲准發展類信託、PE等投融資業務。緊接著,證監會宣佈,2013年起,基金新産品審批通道將正式被廢除。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新一輪的監管放鬆,從擴大投資範圍、降低投資門檻、減少相關限制等多方面,打破證券、保險、銀行、基金、信託之間的競爭壁壘,使資産管理行業進入全面競爭時代。

  中銀國際認為,此項新規的出臺是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重大變革,未來公募基金的牌照限制和保護將不復存在,符合資質要求的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和私募機構將均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未來中國資産管理行業將迎來一個重大發展變革期,機構的投資研究實力和銷售能力將成為其能否生存發展關鍵因素。

  對於證監會一系列措施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的門檻、消除管制,以增加市場活力的舉措,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顯示出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改變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傳統的新嘗試。

  安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徐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保監會放寬其他行業進入保險業,並允許保險進入其他行業後,證監會也最終允許保險業進入其他行業,一方面為保險資管進入公募領域提供了操作規程和明確思路,另一方面,也將導致金融混業趨勢進一步明確化,未來的金融監管將朝著功能和行為監管方向演變,需要從更高層面立法,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家大型保險公司資管業務人士認為,對於保險資産管理機構而言,籌備公募基金業務在投資能力和行為上並無難度,最大的工作或來自於行銷渠道和交易清算系統等問題。“開展公募業務,對保險公司的資産管理業務的意義,並不在於增加資管業務的收入,而是通過公募業務,實現行業內更為市場化的業績比較,進而推動市場化的人才引進戰略和薪酬評價機制,最終提升行業內部競爭力。”他説。

  “過幾年,一些小的基金公司就可能支撐不下去了。”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隨著三類機構被獲准開展公募業務,基金的牌照價值將出現明顯縮水,基金行業的競爭將全面加劇,由於基金公司一直以來對銀行渠道存在高度依賴,競爭越是激烈,銀行的議價能力越是提高,目前,甚至已經出現了有基金公司將産品全部的管理費用作為尾隨佣金上交給銀行的情況。

  他表示,基金公司這幾年一直是在吃老本,新基金髮行多數處於虧損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隨著市場優勝劣汰的加劇,不排除將出現基金公司倒閉的情況。

  展望

  財富管理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

  來自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國個人存款總額為39.83萬億元,其中儲蓄存款為38.84萬億元,這意味著,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財富的快速增長,居民對於財富管理需求也在日益增長,而隨著管制的放鬆和門檻的打破,在這個擁有高達40萬億元潛力的龐大市場當中,證券公司、基金、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信託公司將進行全面而激烈的競爭。

  “我們的財富管理行業總體上還處於幼年時期,不僅遠遠未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而且自身也存在種種的缺點與不足,各個領域都遇到嚴峻的挑戰,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表示。

  證監會表示,新基金法的出臺,標誌著我國財富管理行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證監會表示,要組織對現行規章、規範性文件作一次全方位梳理,及時修訂或者廢止與修改後的法律相抵觸或者不相適應的內容,並根據法律的授權,及時制定出臺相應規則,使之更好地適應財富管理行業和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長城證券研究總監向威達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其財富增值保值管理需求都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允許符合條件的上述三類機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一方面是放鬆行業管制,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培育壯大機構投資者的考慮。

  他認為,從目前財富管理行業的格局來看,保險、基金、證券公司、商業銀行以及信託公司都在延長自己的觸角。未來,整個財富管理行業將進入全面競爭的格局,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上述機構也將出現分化。對於股票市場而言,也可能帶來新的資金入市,不過,這種效果將隨著市場的波動而波動。(記者 吳黎華 李唐寧)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