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産業年度發展報告(2013)》昨發佈
國內文化産業總産值去年破4萬億
2012年,中國文化産業總産值突破4萬億元,比前一年得到進一步提升。昨天,第十屆中國文化産業新年論壇在北京大學開幕,由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文化産業年度發展報告(2013)》在論壇上揭曉。報告提出,文化産業在我國GDP中所佔比重正在進一步提升,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正逐漸增強。
根據報告內容,文化與科技融合已經成為實現文化産業整體升級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在這一趨勢下,文化産業的規模和邊界進一步擴大,文化産業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其顯著標誌是,一批以高新技術為依託、以數字內容為主體、以自主智慧財産權為核心的新興文化業態正在出現。
從文化産業的整體市場規模上來看,相對傳統的旅遊産業與教育培訓産業所佔比重仍然較大,其市場規模分別達到46%和17%,總和佔整個市場的60%以上。與此同時,相對新興的遊戲、手機、網路等互動類産業在整個市場中佔有率較低,總和僅為9%。對此,有專家認為,內容的缺失和價值的迷失,是當前國內文化産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瓶頸。
2012年,好萊塢進口大片配額激增,國産電影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前三季度國産影片市場份額僅佔40%,跌至近年來同期最低;但在年底,投資僅3000萬元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卻創造了票房奇跡。對此報告認為,只靠堆砌明星、拼製作成本的“山寨好萊塢式”將越發難以生存;重視影片內容,從本土文化中尋找靈感,讓影片更接地氣,或許是中國電影另一條更為寬廣的出路。
新聞連結
來京務工人員文化消費不再只圖便宜
此次發佈的《中國文化産業年度發展報告》最大亮點,是其首次關注了在京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消費情況,並對其進行課題研究。從報告內容來看,在京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消費水準正變得越來越時尚,電腦、手機已經成為他們從事文化活動的主要工具,同時他們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會流行文化當中去。
報告顯示,在京外來務工人員對文化活動媒介的選擇上,已呈現出傳統媒介與新媒介多樣化並存的狀態。比如,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是用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等便攜設備來看電視;而在上網活動中,使用電腦和手機的外來務工者更是超過了九成,一些受訪者還擁有了iPad或類似的平板電腦産品。
在進行文化消費時,在京外來務工人員不再只看重價格,而是越來越注重文化産品的內容、其所帶來的體驗,以及口碑等因素。報告顯示,與2011年相比,家人、朋友、熟人的需要或評價,正在成為影響外來務工人員選擇文化産品的重要考量因素。在這一作用影響下,他們越來越關注和喜愛流行文化。一份“外來務工人員對2012年上映電影評價統計表”顯示,《失戀33天》、《畫皮2》、《金陵十三釵》等市場熱門電影,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最愛。(記者 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