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利差落下饑渴症:保險業融資規模或超2千億

2012-08-13 08:39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大多數壽險公司過度依賴“資産管理型”盈利模式,即利潤主要來源於利差。在這種盈利模式下,一旦資本市場不理想,保險公司當期的盈利能力將大大下降,資本“饑渴症”便久治不愈。

  從2010年的865億,到2011年的1952億,再到2012年超2000億的保守預期,國內保險業的融資額度呈現成倍增長。

  保險業融資潮起,是饑渴症還是求發展?表面上看,2011年以來的兩輪融資潮,源起股市萎靡下大量投資浮虧對保險公司資本的消耗。但若探究本質,之所以被股市牽著鼻子走,主因是産品結構走向畸形,過度依賴“利差”所日漸爆發的後遺症。

  如若不解決本質問題,困擾保險公司的融資“饑渴症”,將很可能從最初的“急性病”演化為“慢性病”,繼而成為行業的一種常態。

  融資饑渴兩極分化

  2009年、2010年,國內保險業融資規模基本保持在800億至900億。然而步入2011年之後,這個數字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根據中信建投研究員繳文超的統計測算,2011年,整個保險業的融資規模大概在1952億左右。“其中,上市險企通過股權融資770億,非上市險企股權融資604億,所有險企發行次級債融資578億。”這也是長期關注保險業資本問題的繳文超,首次對外透露這組數據。

  從上半年融資情況來看,2012年保險業的融資需求,有過之而無不及。繳文超説,“目前上市險企已披露的次級債、可轉債、債務融資工具,加上中國人保即將啟動的IPO計劃,預計上市險企融資規模在1300億至1400億。非上市險企融資規模至少在500億至600億。”因此,保守預計,2012年保險業融資需求將達到2000億。

  若以融資規模來看,上市險企佔比較大,達到七八成。但由於牽涉機構較多,融資渠道有限,非上市中小型險企的融資需求更為迫切。而從短期來看,整個保險業的融資饑渴呈現兩極分化現象,即大險企今年償付能力基本不成問題,中小險企下半年的融資需求仍然存在,但壓力相對減小。

  雖無近憂、但有遠慮。一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根據他們對保險業資本的壓力測試,假設在資本市場不出現劇烈波動,業務穩步發展的情況下,保險業此輪募集到的資金可支撐至2013年上半年。“我們預計,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保險業將迎來下一輪融資高峰。”

  過度依賴利差症

  保監會目前對正常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底線是150%。一旦低過這條監管“紅線”,保險公司便不得不扛起融資大旗,否則相關業務的開展將會受限。

  有人感慨地説,保險業務發展過快和股市下跌太猛,是近年來加速保險資本消耗的兩大“殺手”。

  但這僅僅是表像。保險公司的業績表現之所以被資本市場牽著鼻子走,其中一大原因便是越走越偏、幾近畸形的産品結構。

  這幾年,絕大多數壽險公司都主打5年期儲蓄替代型産品,主要通過銀行渠道進行銷售。這類産品保障成分低,期限短,不僅有悖于監管提倡的“保險産品回歸保障”的基調,而且對資本的消耗很大。

  一家壽險公司總經理直言不諱:“在累計保費相同的情況下,目前銀保市場上主流的短期躉交産品對首年資本的佔用,約為10年期交長期保障期産品的6倍之多。”

  行內有這樣一句話,“交費期短的比交費期長的保險産品,對資本的消耗更大;返還類産品比非返還類産品,對資本的消耗更大;銀保産品比個險産品,對資本的消耗更大。”

  然而,在市場環境、銷售業績的壓力下,不少壽險公司迷失了方向,選擇了資本消耗大、但保費流入快的短期躉交産品。

  從很大程度上來説,正是基於這種産品結構,導致了大多數壽險公司過度依賴於“資産管理型”的盈利模式,即:利潤主要來源於利差。在這種盈利模式下,一旦資本市場不理想,保險公司當期的盈利能力將大大下降,資本“饑渴症”便久治不愈。

  國際上可參考的經驗告訴我們,保險公司若想改變被股市牽著鼻子走的現狀,就需要在産品及利潤結構上轉型。為業內人士所熟知的是,保險公司的利潤由費差、利差、死差三部分構成,尤其是死差,因為不受宏觀調控和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最能體現經營者的能力,所以應該成為保險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