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賬隱現案件頻發 銀行業風險進入高發期

2012-08-10 09: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銀行業近來頻頻暴露出各類風險。一方面,經濟增速的放緩、實體企業經營困難所造成的後果正在傳導到銀行,銀行信貸的系統性風險若隱若現;另一方面,銀行的各類違法案件也有抬頭跡象。一向順週期的中國銀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考驗。

  銀行信貸風險集中暴露

  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各地頻頻出現房企破産倒閉風波,浙江部分地區擔保圈危機愈演愈烈。這些都在警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重點領域的銀行信貸風險進入一個暴露期。

  7月30日,中國最大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發佈盈利警告稱,受造船訂單及價格大跌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將大幅減少。熔盛重工201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11年度歸屬於股東凈利潤為17.21億元,相比2010年的17.19億元僅增0.1%。受制于造船行業的週期困境,熔盛重工面臨的業績不景氣也使得多家銀行貸款陷入壞賬風險。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底,中行向熔盛重工提供了30億元的綜合授信;2008年底至2010年9月,中行不斷擴大授信規模,在三年間累計授信額度達到712億元。據媒體報道,銀監局近期會核查包括中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在內的數個銀行在熔盛重工的貸款情況,包括抵押、擔保、還本付息是否正常等。

  最近被媒體關注的另一個重點企業就是江西賽維。在中國光伏産業整體不景氣的現下,江西賽維陷入了瀕臨破産的境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十多家金融機構與兩家地方國企向賽維提供的借款餘額高達128.85億元,其中,期限不高於1年的短期借款高達82.67億元。

  與此同時,鋼鐵業的不景氣也蔓延到了銀行業。據中鋼協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下降3.34%;利稅同比下降59 .8%;利潤僅23 .85億元,同比大幅減少545.49億元,降幅高達95.81%。據媒體報道,20家左右的鋼貿企業因為貸款到期無法償還,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銀行集中告上法庭,該案將在8月公開審理。根據上海法院網公佈的開庭公告資訊,包括天展鋼鐵公司、上海惠錦鋼材集團公司等在內的多家鋼貿企業均在上述被告之列。原告則是光大銀行上海金山支行、民生銀行上海分行、杭州銀行上海分行三家銀行。起訴的理由均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各類案件頻發引監管層關注

  近年來,銀行各層級、各類機構多種業務領域頻繁曝出案件,銀行普通櫃員,特別是綜合櫃員也頻繁現身多起案件,其中個人開戶、存款、轉賬等業務成為銀行案件重災區。

  寧波某銀行的一位女客戶經理范某,利用自己身居信貸部副經理之職掌握的資訊,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間,以每月5%到7.5%的高額利息,多次向自己接觸過的銀行客戶及其親友募集資金,累計達人民幣1個多億,近日,范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10萬元。

  據媒體報道,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某銀行職工李某在在職和退休的10年間,利用他曾在銀行工作的身份,以高額利息為誘餌,打借條向200余戶群眾變相吸收存款1100余萬元,其中退休後向115戶群眾吸收存款1019萬元。拿到錢後,李某又將集資款高利息轉借給他人。他還自己投資,包括入股開礦、建紙廠、購買門面房、為自己及家人購買大額商業保險等。共向63人轉借和放貸資金610萬元,現造成大量的客戶資金不能按期歸還。2012年4月,竹溪縣公安局陸續接到群眾舉報,該男子已被執行逮捕。

  近期的銀行業案件抬頭跡象已經引起銀監會關注。據銀監會統計,2011年全國銀行業案件發案92起,涉案金額21億元,較之上年的89起和5 .1億元,發案率和涉案金額增幅達到3%和311%。而據媒體援引地方銀監局人士的話稱,在下半年監管重點中,案件風險已被納入其中。

  整體風險目前仍可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關於銀行各類案件頻發,銀行要加強內部監管。與此同時,銀行對於貸款要有前瞻性和預見性,雖然整體經濟形勢下滑,但國家已經出臺了“穩增長”的政策,目前銀行暴露出的信貸風險不會形成更大的風險。

  事實上,銀監會在2012年第二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和年中監管工作會議中,將銀行業案件風險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其中,嚴防銀行資金流入民間借貸更成為重中之重。另外,對於經濟週期性造成的銀行信貸風險,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也表示,下半年要著力加強信用風險前瞻性管理,有效防範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風險。

  海通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閔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企業在盈利週期高時,各家銀行會爭相貸款,這種現象也是正常的,但要在企業盈利回落前做好預判、嚴判。他認為,儘管由於週期性因素,一些企業業績回落過快,銀行貸款的系統風險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但個別銀行過於集中的放款而加大自身經營風險的行為還是應該展開自身檢討。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