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孝順的兒子
在畢世祥的妹妹畢玉的記憶中,孝順的哥哥也曾和父母發生過一次爭執,但最終還是因為哥哥的孝順而向父母妥協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是一個崇拜工人的時代。初中畢業時,同班、同級的許多同學都參加工作去當了工人。當時,畢世祥也很想放棄讀高中的機會去工作。當然,他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時,卻得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無論如何父母也要求畢世祥繼續讀高中。這一次畢世祥與父母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但最終為了不讓父母生氣,他同意繼續讀高中。採訪中,畢玉對記者説:“雖然我當時還小,但我記得很清楚。在我的記憶中,這是哥哥53歲的生命中唯一一次與父母爭吵。我知道,當時哥哥向父母妥協,完全是因為哥哥的孝順,他不願意惹父母生氣。”畢玉介紹,也就在初中畢業的那個假期,畢世祥很想擁有一輛自行車,但當時的家庭條件是不可能滿足他的願望的。畢世祥便利用假期去道班上做小工,每天可以掙到1元6角3分錢,一個假期下來,還真的掙夠了一輛自行車的錢。“但是哥哥卻並沒有用自己做小工掙來的錢去給自己買一輛自行車,而是把錢全部交給了母親。”畢玉説:“哥哥知道當時家庭條件的艱難,他願意為家庭出一些力,為父母作一些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