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中國民間組織赴緬甸搜尋遠征軍將士遺骸(圖)

2015年05月22日 08:52: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民間組織赴緬甸搜尋遠征軍將士遺骸(圖)

  墓地挖掘現場用竹竿作為標識,每一根竹竿下安葬著一位遠征軍將士。

中國民間組織赴緬甸搜尋遠征軍將士遺骸(圖)

  考古學專家陳靚身著防護服在現場指導挖掘。

中國民間組織赴緬甸搜尋遠征軍將士遺骸(圖)

  工作人員在現場挖掘出的遠征軍遺骸,以及徽章、袖扣。 A18-19版攝影/新京報 吳江

  1942年開始,數十萬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開拓了二戰時除中國本土外最激烈的亞洲戰場,並取得自甲午戰爭後首次出征異域的勝利。慘戰之後,10萬將士埋骨他鄉。

  歷經時光沖刷、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排華浪潮,緬甸的中國軍人墓園幾乎被損壞殆盡。

  可相對比的是,參戰方的英國和日本都在緬甸為陣亡軍人建了雄偉壯觀的墓園,每一個陣亡士兵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甚至連戰馬都刻上了名字。

  在緬甸重建墓碑和陵園困難重重之際,來自中國民間的力量開始考慮用另一種直接的方式:接父輩的亡靈回家。

  “陣亡將士遺骸尋找與歸葬”是其中的一個項目,除了讓遺骸重歸故土,還要為每一具遺骸進行DNA鑒定,建立數據庫,為將來尋找到他們的親屬留下希望。

  4月10日,緬甸密支那第二小學,59歲的吳緣跪在雜草叢生的操場上,鄭重地磕了3個響頭,兩行淚順著臉頰緩緩滑落。

  吳緣的父親吳其軺曾是國民黨飛虎隊軍官,獲得盟軍司令部頒發的“飛行優異十字勳章”和“航空獎章”。吳緣的四伯父吳其璋是中國遠征軍獨立步兵一團少校連長,1944年12月在緬甸犧牲,他就葬在這片雜草叢中。

  “父親臨終前叮囑我,一定要把伯父的遺骨找回來,今天我終於來了。”

  吳緣説,他的使命,是把伯父的遺骨取回來葬在福建老家爺爺奶奶墓地旁。“四伯父為國盡忠,但未能給父母盡孝,我要幫助他回家。”

  吳其璋1944年犧牲在密支那郊外,他在上觀察所樓頂執行偵察任務時,被日軍狙擊手擊中頭部,當場身亡。部隊為吳其璋修了單獨的墓地,吳其璋的墓在新50師合葬墓附近。

  吳緣保留著一張四伯父墓地照片。墓碑上的國民黨黨徽下刻有“浩蕩英風”四個大字,下方刻“吳其璋之墓”。

  1950-1960年代,緬甸排華搗毀境內幾乎所有中國軍人的墓地,吳其璋的墓地未能倖免。

  吳其璋墓地的所在,如今是密支那第二小學的操場,小學校長海開努説,她是1990年到這個學校,蓋一個小房子時,挖出很多屍骨。

  吳緣隨身帶著一個軍用背包,裏面放著一個空的骨灰盒,還有一袋從杭州靈隱寺請來的金剛砂。“我想把伯父的遺骨背回去,金剛砂可以指引他的靈魂回家。”

  但此行未能如願,因為暫未和密支那第二小學達成補償協議,挖掘工作被推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