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技創新征程上的僑界身影(僑界關注)

2022-10-14 08:2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由中國僑聯主辦的“僑智薈萃 時代新章——新僑科技創新十年成就展(2012-2022)”(簡稱“新僑科技創新展”)近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205個創新成果項目、75件(套)實物、64段視頻,輔以200余條二維碼連結進行展品解讀,全方位、立體式展現了僑界科技人才在前瞻性基礎研究、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領域取得的豐碩創新成果。

  “地殼一號”沙盤模型、小麥演化樣品、木薯製作的月餅、“解密衰老”的DNA展臺……豐富獨特的展品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科技創新的力量,也講述著僑界科技人才的科研創新、不懈探索的故事。

  有科技感還有“泥土味”

  走進新僑科技創新展展廳,閃亮的沙盤模型映入眼簾——崇山峻嶺間佇立著被稱為“入地望遠鏡”的“地殼一號”。這是由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團隊自主研發設計的萬米大陸科學鑽機,為中國超深井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裝備支援。沙盤模型結合原理講解動畫,這讓新僑科技創新展從一開始就“自帶”科技感。

  新僑科技創新展分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4個篇章,共展示了205個創新成果項目,涉及基礎學科、資訊技術、生物醫療、工程製造、新型能源、空天科技、深地深海、建築設計、生物育種等多個領域。

  科技感滿滿,是本次展覽的一大特色。劉慶寬團隊設計的防風網,在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抵禦了數次大風,保障了比賽順利進行;冷勁松團隊為“天問一號”創新設計製備了捲繞鎖定—展開模式的國旗鎖緊展開機構,解決了低溫、輻照等極端惡劣使役環境下,長時間鎖定、低衝擊可靠展開的關鍵技術難題,讓五星紅旗在“天問一號”上成功展開,在火星樹立起“中國標識”。

  此外,展品中還有許多立足中國本土需求的重大發明成果。吳全滿團隊被評為“廣西好稻米十大優質品種”的雜交水稻優質稻米,徐慧團隊由維C廢渣液製備成的新型生物有機肥,提出“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的“蘑菇院士”李玉培育的木耳……在展覽中,不僅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實物展品,還能了解展品背後的科技創新故事。

  新僑科技創新展策展人閆媛媛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介紹,除了豐富的實物展品,展覽還採用圖片、文字、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呈現,併為每個創新成果項目提供展品解讀的二維碼連結,幫助觀眾深入了解這些科技成果。“觀眾還可以在展廳親手操作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提供的地震預警接收終端,直觀感受地震預警信號的發送過程。”閆媛媛説。

  感受僑界赤子情懷

  “黃大年是新僑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曾于2012年、2014年兩次獲得中國僑聯‘僑界貢獻獎’。黃大年事跡的展示是本次展覽的一個重點。”説起新僑科技創新展的策展過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寧一對黃大年相關展品的籌集過程印象深刻。

  展覽籌備期間,策展團隊專程前往吉林大學黃大年紀念館,了解黃大年的科技成果和先進事跡。受到黃大年紀念館製作的立體探測技術三維動畫的啟發,策展團隊決定以沙盤的形式直觀展示黃大年團隊的科技成果。黃大年紀念館為沙盤製作提供了技術支援,併為展覽提供了黃大年的鋼筆、工作筆記等工作與生活物品。

  豐富的展品再現了黃大年醉心科研的生活剪影。2009年,黃大年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中國,帶領團隊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中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多項技術空白,突破國外高精度探測裝備技術封鎖,推動中國真正進入“深地時代”。“在他身上,集中展現了新一代歸僑心繫國家民族振興、鞠躬盡瘁的赤子情懷。在策展過程中,我們經常為僑界科技人才的報國之志感動。”寧一説。

  “展覽呈現的75件(套)實物展品都是由僑界科技人才提供的‘一手資料’,許多僑界科技人才為展覽提供了大力支援。”閆媛媛説。

  布展的過程,給閆媛媛留下了許多感人回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述湯收到展覽邀請函後,為表支援,派學生專程送來中國首條自主設計製造的G2.5代OLED真空蒸鍍生産線模型。展覽中最大的展品——DNA形態的“解密衰老”展臺,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團隊提供並派專人運送安裝。“布展期間恰逢中秋節,研究木薯糧飼化産業關鍵技術的陳松筆研究員從海南寄來了由木薯製作的月餅,給展覽增加了一份獨特的‘時令特色’。”閆媛媛笑著説。

  吸引觀眾了解創新故事

  “新僑科技創新展是中國僑聯迎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在新僑科技創新展開幕式上,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表示,新僑科技創新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僑界為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輝煌見證。僑界科技工作者共同的特點是,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

  新僑科技創新展開幕當天,許多僑界科技人才親自為觀眾進行現場專業科普。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毛龍通過講解不同形態的小麥樣品,為觀眾破解小麥演化迷津;國家奈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聶廣軍介紹了可用於腫瘤治療的智慧型DNA奈米機器人;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繼志講述了大氣污染分析預測的原理。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12月底,博物館還將圍繞展覽開展一系列活動。除了邀請在京的涉僑單位、科研機構參觀展覽,我們還將通過舉辦‘雲遊僑博’網上直播導覽活動,邀請科普領域的專業人士向公眾進行社會教育,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了解僑界科技人才的創新故事和中國科技領域的進步歷程。”寧一説。

  新僑科技創新展開展以來,吸引了廣大僑界觀眾踴躍觀展。在展廳擺放的觀眾留言本中,許多觀眾留下了感想和寄語。其中,一名觀眾留下一首匿名“題詩”:“五洲四海華夏人,世代不忘民族根。榮辱與共念故土,科技愛國顯本分。”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