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90後大學生削發為尼 當家照顧一群孤殘兒童(圖)

2015年04月15日 08:30: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埋身柴米油鹽和佛經

  法悅師父説,她從不見報,之前拒絕不少媒體採訪。因為這次帶我們去找她的大叔常幫助寺廟,所以她才沒拒絕我們的採訪。她不想出名,更不想別人認為她在炒作。即使之前她在網上發表的文章中,也並沒有提及自己,只希望能有更多人來關注寺廟和孩子們。

  聽居士講,寺院長大的孩子最終的歸宿還是寺院。對於這些孩子的未來,法悅師父是矛盾的:一方面她希望孩子們好好上學,有出息;另一方面她也知道寺院的條件有限,很難供養他們念大學。不過,在她看來,最重要的是做一個善良的人。

  四處借債精打細算

  法悅師父不喜早睡,晚上常熬夜看佛經。

  寺廟大殿墻角書櫃裏,擁擠地堆放著各种經書,有的有幸安置在書櫃裏,有的只能佔據著客廳的桌子。每天,法悅師父都要念不同的經書。

  每天清晨6點30分早課完畢後,她便開著電動車去集市買菜。她頂著光亮的頭,著一件黃色僧服,在熱鬧的集市上,總能引來異樣的目光。

  沒皈依前,她如所有妙齡女子一樣,和朋友逛街買衣服、看電影、聽流行歌曲、唱KTV。現在的她把自己埋在柴米油鹽和佛經裏,和妙瑜姑一樣。

  妙瑜姑帶著法悅師父在寺院後山種些時令蔬菜,但寺院孩子多,不夠吃,更多時候依靠自己買。有時居士們會送些自家地裏的蔬菜。法悅師父常在朋友圈分享菜肴的製作方法,如“5分鐘學做100種好吃的素菜”。她照著網頁一點點學。妙瑜姑生病無法下床做飯,法悅師父得做兩種飯:一種適合妙瑜姑吃的易消化的食物,一種適合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吃的飯食。

  去年年底,信眾們要為法悅師父過生日,雖然她嚷著説不過生日,但幾位信眾還是給她訂了一個蛋糕。法悅師父接受了蛋糕,並把蛋糕分給孩子們,畢竟孩子們平時很難吃到,她自己一口也沒吃。文子則送她一束花,她悄悄把花束上的卡片收藏至今。“她是個心善又長情的人。”文子説。

  有朋友聽説她出家,只在朋友圈問問,但從沒見過面。剃度後,她重新結交朋友,多是佛教徒。有的已過耄耋,有的還是孩童。有次,她看見老同學在朋友圈上面表現出來的狀態很差,自己不方便現身,就找到認識老同學的現在朋友,去開導老同學。

  “對人好,就是結善因。”有次,小恬乾媽袁女士拜佛後,電動車剎車出問題。袁女士阻止她幫忙修理,改口説車挺好的。可法悅師父已拿來工具包,挽起袖子,蹲在地上開始檢查。簡單修理後,她叮囑袁女士最好去維修店好好檢查。“怎麼能讓師父做這種事呢!”離開時,袁女士一臉抱歉。

  “她是學會計的,來寺院幫我精打細算,”妙瑜姑説,寺廟一直靠四處借債過活。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農曆六月十九、農曆九月十九這三天是觀音聖誕,才有燈油錢。

  法悅師父每天睜眼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怎樣省錢。“妙瑜姑是能夠指引我修法的師父”,説起對師父的情感,她説,她們既像親人,又像師徒,但是又超越這些。每次妙瑜姑有病不去治時,她都急得直掉眼淚。

  一個人當三個家長

  寺裏每頓飯大家都坐在一起吃。每次吃飯時,法悅師父先盛飯給妙瑜姑,她説這是示範長幼有序。孩子們在廚房安靜地排隊盛飯。飯桌上的配菜:一盤炒白蘿蔔、兩碗醬料、一盤筍幹、一盤蘿蔔幹,主食:稀飯。

  “蘿蔔營養好,要多吃,”法悅師父趁小恬低頭喝粥,飛一片蘿蔔進小恬碗裏,小恬皺著眉頭一臉懇求地望著她。雙方對峙幾秒後,小恬在法悅師父嚴厲的目光中敗下陣,迅速塞一整片蘿蔔進嘴巴,再吞下一大口粥。法悅師父笑著點頭,又夾起一片蘿蔔,慢慢靠近小恬。小恬如臨大敵,捂著碗口,又不敢挪走碗。蘿蔔片從飯碗上空掠過,最終落入法悅師父自己碗中。

  小恬如釋重負的表情,逗得法悅師父哈哈大笑。法悅師父反覆嘮叨多吃蔬菜,長得快,長得高。“我現在可嘮叨了,我自己都嫌棄,可就怕小孩子記不住呀,”她笑了,臉頰的痘痘紅艷艷的。她想不通自己做的素菜這麼美味,孩子們為什麼總愛去學校門口買1元一份的白水麵條呢,“一點營養都沒有,又不衛生”。

  小恬天生唇腭裂,被父母遺棄在福利院,養到3歲時,她又被送到寺裏,妙瑜姑帶她做了修補手術。寶鑫則是被父母寄養在寺廟,是這裡唯一的男孩,也是最讓法悅師父操心的孩子。

  老師常打電話説,寶鑫在學校搗蛋。上周,老師又打電話告狀,寶鑫揪前面女生的頭髮。還在生病的妙瑜姑立刻找來竹條,竹條每落在寶鑫手掌一下,她就要咳嗽一下,隨著動作起伏越大,她咳嗽得直不起身來。法悅師父把妙瑜姑扶進屋子,寶鑫看見妙瑜姑的病容,哭得更厲害。

  “男子漢不要哭,”法悅師父低下身子,用袖子擦凈寶鑫臉上的淚水,“你是寺院長大的孩子,要做表率,怎麼能欺負女同學呢”!她半摟著他。小恬跑過來,重復了一遍法悅師父的話,寶鑫這才破涕為笑。

  寺院經濟拮據,只能保證孩子們正常吃穿用度,零用錢對他們來説是種奢侈品。關鍵時刻,如孩子晚上10點還沒寫完作業意味著晚睡,第二天上課肯定沒精神。她會鼓勵孩子們,10點之前寫完作業獎勵2元零花錢,期末考試主科都上80分的,獎勵3元。

  其實,小恬、寶鑫、秀娟的家長會都由法悅師父參加。每次來到學校,她最怕遇上學生下課。學生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説:“呀,尼姑下山了。”她不以為意,只怕會影響3個孩子。幸運的是,孩子們很懂事。家長會結束,她留下來從老師那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淘氣不聽話的,她只能雙手合十,請老師體諒寺院的孤兒,多費心思。教師節時,她不忘給老師發條祝福短信,感恩老師平時的照顧。

  法悅師父手機微信裏有小恬、寶鑫、秀娟三個家長群。老師常把作業發到群裏。有次,秀娟的數學老師在家長微信群留作業。那晚9點多,剛回到寺裏的法悅師父猛拍腦門,來不及吃飯,開著電動車趕到阿太的寺廟,阿太住處門外有道1米多高的矮墻。她不想驚動阿太,右手支在矮墻上,左手挽住前襟,斜身一躍,“啪嗒”輕鬆落地。

  原來,16歲的秀娟正讀初一。去年夏天,大病後的阿太,身體虛弱。法悅師父安排在附近讀書的秀娟和阿太住在一起,方便照看。

  秀娟看著來人,驚訝地瞪大眼睛。法悅師父做出噤聲動作,把手機遞給秀娟,示意她快速抄下。回去時,夜晚山路兩旁沒有路燈。電動車依靠前視燈的朦朧燈光,搖搖晃晃地行駛著。來回折騰1個小時。秀娟説,如果她不認真學習,覺得對不起姐姐。“我不怕挨打,只怕姐姐失望的眼神。”

  除了日常作業,法悅師父希望孩子們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法悅師父説,村裏孩子多,得知文子經營一家培訓機構後,她和妙瑜姑商量後決定讓文子在空置的老房開國學班,免費教孩子們讀書,寺裏的孩子和村裏的孩子都能學點東西。(記者 花蕾 劉淑清 謝明飛 編輯 陳世國 沈桂花 視覺 肖美瑞 葉炎平)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