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論者撰寫“‘學歷查三代’能查出什麼”的評論文章,討論的是當前有些用人單位招聘時很挑剔,名校碩士、博士學位還不夠,還要查看本科就讀的是不是“211”或“985”院校。文章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出身決定論”,反映出用人單位只重學歷不重能力、歧視非“211”院校及畢業生、故意向社會傳遞負能量等不少問題。我倒是有點不同看法,想略作回應。
每一個有進取心的青年都應該得到尊重,這個大道理很正確,但光把板子打到用人單位身上,而忽視了培養青年學生的高校教育,恐怕缺少説服力。如果用人單位“只重學歷不重能力”,那看博士這個最高學位就行了,幹嘛還要費心費力去查你本科在哪上的?人家擔心的就是怕被你這博士學歷給糊弄了;若説設定招聘門檻就是歧視,就是故意向社會傳遞負能量,也有些主觀臆測,要是招聘廣告上註明“學歷本科以上”,是不是就是對天下所有專科院校及畢業生的歧視呢?
值得研究的是,用人單位為什麼要“查三代”?我倒覺得,這是它們對中國當下研究生教育投出的不信任票。其一,碩博研究生不停地擴招再擴招,數量過多,“博士一走廊,碩士一禮堂”,畢業生投來的簡歷動輒頂著名校的碩士帽博士帽,招聘者一時難辨帽子的含金量,才要去查學士帽的成色,以增加一份勝算;其二,碩博招錄良莠不齊,招錄過程受人為因素干擾,當官的有錢的能拉關係的,都很容易結識個導師混個學位,反倒不如高考時嚴密的組織應試可信、公平;其三,和相對還算紮實一點的本科教育相比,碩博教育品質令人不敢恭維。那些屢見報端的有關研究生教育的問題使得用人單位認為,高考選拔的功能可能比碩博教育更靠譜,至少那些在高考中能考上“211”或“985”院校的學生,“底子”不會太差。
我們當然倡導用人單位全面、準確地評估人才,初中生領導博士碩士畢竟只是小概率事件。“查三代學歷”之類的辦法儘管有瑕疵,儘管會傷害很多本科院校不理想、從而繼續努力深造的奮鬥者,但用人單位可能會認為,在無數的畢業生中挑選人才,這不失為省時省力的辦法。“快速有效地把人才從人群中選出來”這一需求決定了用人單位還是會熱衷於這類簡單、易操作的評估手段,即便不公開“歧視”非“211”院校的畢業生,也會在實踐中如此操作。因此,我以為,在譴責用人單位不要唯學歷論人才的同時,更要鞭策中國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守住底線,不要走低質批量生産的糟糕之路。普沙嶺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