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寫難忘的事就是扶老奶奶過馬路、但凡寫難忘的人就是我的老師,這幾乎成了中國中小學生作文的“範本”。學生寫作文“假大空”,成為一個讓人頭痛但又無可奈何的頑疾。在這樣的模式訓練下的學生,創新無從談起,從小養成説假話的習慣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反思。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唯一一個以作文為主題的課題今日在京舉行開題論證會,不少專家對作文教育改革表示“有話説”。
課題申報人、陽光喔作文創始人羅珠彪説,經歷了1300多年的“中國作文科舉”曾經有過輝煌,但今天很難説我們的高考作文在多大程度上仍適合選拔優秀人才。對比一下一些西方國家的作文題,就會發現中西方的作文與思維訓練差距有多大。以近幾年法國高考作文題為例,《若有所悟是否是對思想桎梏的解脫》、《慾望是否可以在現實中得到滿足》、《一個巴掌的聲音》……從中可以聯想法國作文的評價標準與該國出現那麼多思想家的關聯。
再看美國小學四年級學生寫的作文,《我看人類文化》、《中國的昨天與今天》,從中可看出對孩子這種大戰略、開放的心胸培養與這個國家的戰略、人才輩出的聯繫。而我們四年級的學生寫的最多的是《我的好朋友》、《難忘的一件事》。
羅珠彪強調,這種對比並不是要詬病中國小學和高考作文。他做課題前研究了七個版本的教材,《難忘的一件事》從小學三年級寫到初中二年級,在期中考試單元測驗中,這道題出現的頻率是64%。“像這樣山寨版的作文怎麼可以去培養國家創新人才?”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