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南京一名老師用民國課本義務授課 學生增至180人

2013年01月27日 10:48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南京一名老師用民國課本義務授課 學生增至180人

  最初課堂上,由馬老師一人授課,學生也僅有8名。

南京一名老師用民國課本義務授課 學生增至180人

南京一名老師用民國課本義務授課 學生增至180人

  公益民國課所使用的教材。圖片由當事人提供

  原標題:南京一老師無償開辦民國“國文課”

  日前,在南京一場致敬民國十位教育家的藝術展上,南京一位語文老師馬翼翔帶領他的10多名學生“重現老課堂”的講學表演,格外引人注目。事後記者了解到,馬翼翔開辦了目前所知的南京唯一一家公益民國課堂,使用的正是當時熱賣以致脫銷的《開明國語課本》。兩年來,課堂日益受家長追捧,從最初的8個學生到現在的180人。 實習生張欣

  從2002年,馬翼翔開始從事語文教學,初識民國老課本是2010年春天的事。那時,他第一次在鳳凰週刊上看到幾篇民國語文課,“那是一種一見鍾情的感覺”。其中一篇是蔡元培、張元濟兩位先生所編《陪客》,配插畫,“兒邀客入,請客上坐,己在下位陪之,客有問,則謹答之。客去,兒送至門外”。馬老師覺得“陪客從娃娃抓起,比電腦從娃娃抓起更具人性,這些基本的東西是孩子需要的,應該教給孩子”,但在小學課本裏並沒有。此外,沒有類似于“老師帶病上課”的道德説教,“這是老課本最珍貴的地方”。

  課堂外立著一個“常識、經典、快樂、童趣”的宣傳牌,這也是他的教學目標。記者看到,在他的課堂上,每當提問,孩子們總是急切地舉手,孩子們的回答或表演也總是得到歡呼雀躍的回應。上《春天來了》課文時,孩子們對春天的感受五花八門。“風吹在身上暖暖的”,“大公雞叫的早了”,“你看他不在‘春眠不覺曉’嗎”,一個女孩子指向正在打盹的男同學,引來一片歡笑。上《客人和主人》一課,他讓孩子們表演如何待客。他從來不給孩子佈置作業,頂多是課文中講到小河小草,讓孩子回家觀察自家周圍有什麼。最讓他得意的是,一個男孩關於秋葉的創意回答,“像披著黃色披風的蝙蝠俠飛下。”

  馬老師説,一定要鼓勵他們説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提到春天就是“萬物復蘇”,提到冬天就是“大雁往南飛”,提到秋葉就是“像黃蝴蝶”。“一二級孩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感受,他們親身最真實的感受。告訴他們那麼多道理,孩子自己的思想就長不出來了。”馬老師的原則是,“説自己的話,留意身邊的事”。到2012年9月,第二學期開始,從一個公益班逐漸增加到5個班180人。

  免費課堂曾遇難題

  熱心家長幫他招生,老課本一度脫銷

  2010年9月馬翼翔的民國課堂開始了,目標學生是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但苦於當時老課本脫銷,他的“教材”就是從網上、雜誌上零散收集的10篇課文。最初課堂只有8個學生,礙于教材限制,僅有的這幾個學生也不能正常來。

  這種情況持續到2011年,在他覺得開不下去的時候,有些熱心支援的家長幫他“招生”。2011年底,他終於訂到葉聖陶、豐子愷所編的《開明國語課本》。記者翻開這本書,標題諸如《三隻牛吃草》、《小雞都不識》、《田裏的菜》,配上插畫,一片田園景象。這是1932年,葉聖陶編寫、豐子愷配插畫的小學國語書,1937年在戰火中遺失,直到2005年再度發現並印發第一版。但當別人還在“散買”時,他已經決定開一個公益班,“主要為了普及這些老課本,免費才能吸引人來。”

  2012年春天再開學,民國班已有30名學生,自此才開始系統教學。馬翼翔介紹,課堂免費提供課本,每週上一次課,一年分兩個學期,每學期3個月教10多篇課文。2012年9月,另一位陳迅喆老師加入,目前學生也增加到了180人。

  在馬老師的上課統計表上,每個班近40人,每次簽到的為30人左右。在馬老師所帶的60個孩子中,有5名學生放棄。

  免費課堂教什麼

  感受生活,不再拘泥標準答案

  小瑩媽媽趙女士介紹,在上民國課之前,自己就買了這套老教材。“現在的小學課本加入更多我們生活中的東西,比如《我是神舟號》、《東方明珠》,但實際上離孩子很遠。但老課本基本都是小孩生活中的東西,比如第一課‘見著老師,上前去鞠了躬問好;老師微笑著歡迎他們’,很貼近現實。”“其中有一些生活常識,比如‘出家門,到巷口,遇見幾個小朋友,手拉手一起走’,就是孩子生活的寫照,還朗朗上口”。這個課互動性也比較強,比如《十隻豬過橋》課上的表演,女兒回來告訴她很開心。學校的課上,孩子都按老師要求做的好好的,而且語文課的很多題材就不適合表演。

  老課本也會教認字,比如畫牛,先畫牛頭,再畫牛身,再畫牛尾,下面附上筆畫,這樣通過畫畫的方式讓孩子很容易記住牛這個字。而學校語文課上一開始就是拼音,筆畫單獨框一塊,很生硬。

  小瑩正常上課積極性沒有別的同學高,不敢舉手,總是怕説錯,這也是趙女士很擔心的。但上民國課3個月以來,她覺得女兒明顯有進步,膽子大了一些,不那麼擔心自己的不是標準答案。“肯定有幫助,可能現在還看不出來,但是潛移默化的”,她甚至贊同老課本代替現行語文教材,“雖然有些內容是過時的,但總體上來説趣味性、常識性比現在的好”。有一次課上,小朋友告訴馬老師和陳老師説回家給爸爸媽媽編謎語了,而且還讓同桌猜。謎語編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觀察事物和描述事物的意識。

  馬翼翔説,啟蒙最根本的意義在於讓孩子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能夠獨立思考,保持真實的天性,發現美的能力,而不是從小就明白很多道理。一二年級的孩子只要會觀察、認知、能表達就可以了,而不是總是被要求寫有“意義”的小作文。

  反響如何

  在學校上語文課,不會這麼開心

  小瑩同學7歲了,去年9月剛上一年級,同時也來到馬翼翔的民國課堂。“我喜歡!”記者問起她上的舊課本,小姑娘馬上算起她最喜歡的課,“《十隻豬過橋》很好玩,那個豬好傻哦”。她還記得自己一個得意的句子,“樹葉被風吹下來,像流星從空中劃過”。小瑩小聲承認,在學校上語文課時,從來不會這麼開心,這麼積極舉手。

  反對派

  課堂“太輕鬆”,不知道學什麼

  6歲的小衚同學去年10月份來到公益班,但只上了兩節課就放棄了。記者致電小胡的媽媽陳女士。她介紹,最初是從家長聊天群裏知道這個公益班,便抱著試試的態度來了。但第一節課就讓她感覺很不好,“課堂很鬧,亂哄哄的,孩子不可能專心聽講,精力也沒法維持”。在她看來,課堂有點過度活潑了。“剛上學的孩子還沒養成聽老師講話的習慣,課堂秩序如果不好的話,都不知道孩子在幹什麼”。

  此外,她不太相信這種免費上課的品質,“可能只是哄小孩玩玩”。最重要的是,陳女士根本不知道現在開這個民國課的目的是什麼。

  小胡雖然只有6歲,但對民國課堂的觀點卻很鮮明,“一般,不是太喜歡”。他只記得一次上的是《媽媽縫衣服》,對這個故事的評價也是“一般”。“我喜歡長一點的故事,比如《我叫神舟號》、《北風和小魚》。”

  語文專家

  老課本有其經典性,但不要過度美化

  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表示:“葉聖陶和豐子愷本身就是從事小學教學,當時就是很受歡迎的小學老師”。王社長説,他們作為大家,對於孩子的認知心理有著更準確的把握,這是現在很多語文研究者、教材編寫者根本無法匹敵的。而且現在的教材編寫者自己根本不站在講臺上,有相當一部分是跟小學教學嚴重脫節的。

  老課本如此受歡迎,王社長承認這與大家對現行教育不滿,但其中肯定有過度認可與美化的嫌疑。比如它是好幾十年前的內容,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脫節的。語文教材一定要借鑒古今中外的精華,現在的教材離得還太遠。

  連結

  民國語文老課本

  江蘇賣得最火

  記者致電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發行部主任王明海主任介紹,它在2005年率先出版包括《開明國語課本》在內的三套老教材,迄今也是銷售最好的出版社。在2010年底出現井噴式的銷量,達30萬冊,2011年及2012年比較平穩,為10萬左右,算暢銷書。去除網路因素,江蘇省一直是訂購老課本最多的省份,在銷量為30萬時,江蘇訂量達6萬,剛過去的2012年也是最大的訂戶,在所有銷量中佔20%。訂戶主要為大型書店和學校,不過學校的訂量很少,只有幾百本,更多的還是家長散買的。王主任説,當初出版這套書,賣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大師”,其二就是裏面的內容的確輕鬆易讀。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