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提質增效“試驗區”——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五大看點

2013年09月28日 07:5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務院27日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在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共計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中國大陸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如果説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提質增效的“第二季”,那麼上海自貿區就是一個試驗區。這裡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取向,將展示這個國家開放的新高度、改革的新標桿。

  負面清單:管理服從貿易便利

  “負面清單”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內一項典型的制度創新,它體現了在投資領域“非禁即入”的原則,即除了清單上規定不能幹的,其他都可以幹,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審批。

  “負面清單”事實上是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明確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無限制伸手。試驗區採用這種新的經濟管理模式,與新一屆政府強調的簡政放權、職能轉變在本質上一致,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

  金川邁科是一家註冊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的大宗商品企業。負責人羅盛璋説,現在很多企業“走出去”意願強烈,但受投資審批等方面的限制較多。“國際環境變化極快,等政府部門走完程式,投資機會也許早就過了。我們希望,未來試驗區能夠把投資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配置資源。”

  採用“負面清單”制度後,政府的事前審批權力會弱化,事中、事後監管能力卻需要強化。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總裁王新奎説:“我們原來的方法是,因為沒有能力監管,所以乾脆不放你進來。今後的方向是寬進嚴管,該放的權力放到位,該管的事堅決管好。”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指出:“在微觀層次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意在搞活經濟。在宏觀層次則要注重風險防控,這一點決策者需要把握好。”為加強風險管控,未來政府在反壟斷審查、金融審慎監管和勞動者權益保護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境內關外: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在保稅區的基礎上,但與保稅區的“境內關內”模式相比,試驗區將真正走向“境內關外”。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説,包括保稅區在內,我國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110余個。貨物進保稅區時,需要事先登記,並且是“暫不徵稅”,而不是豁免。自貿試驗區將按照“一線徹底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要求,改革現貨物“先申報、後入區”的海關監管模式,允許企業“先入區,再申報”。凡符合國際慣例的貨物均暢通無阻,不存在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上海通用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范世申告訴記者,製造業企業現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幾乎所有的成本都在上漲。“期待在自貿試驗區內,企業可以迅速通關、降低商檢成本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目前,包括向日葵、上海綠新等多家上市公司,紛紛公告擬在自貿區設立子公司。

  上海進出口商會會長馮鄭州表示,僅上海一地,就有超過87000家外貿企業。試驗區實施“境內關外”模式,將根治外貿企業面臨的通關難、結匯難等老問題,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