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十年溢油總量11749噸 海上溢油污染索賠遭遇困局

2011年08月10日 10:26:3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大連油污清理現場。

  伴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海上石油開採活動日益頻繁,2010年中國海上在生産的油氣平臺達到195個,海洋溢油事故風險升高;石油海運進口量日益增加,船舶溢油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佈滿石油的沙灘與礁石、在黑色原油中掙扎的海鳥、因缺氧而死亡的貝類、在海邊赤手收集油污的漁民……昔日盛産豐美魚類貝類的藍色大海,正面臨著石油污染的黑色威脅。如何完善海上溢油污染民事索賠法律制度,為污染受害者提供及時有效的賠償,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值得關注。

  油污頻現近海 漁民生産堪憂

  “我早就不養魚了。自2000年以來,沿海環境一天比一天糟,海産品常常不明不白死掉,一個養殖戶哪賠得起?”魯月波無奈地説。原本在河北樂亭經營漁場的魯月波,在經歷了勝利油田溢油事故、“大慶91”號油輪溢油事故後,已于去年初結束了海産品養殖生涯。如今,他選擇住在縣城,遠離大海。

  國家海洋局《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0年度,中國海上在生産的油氣平臺達195個。海洋溢油事故風險升高,相繼發生了山東長島及大連新港重大溢油事故,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一定損害。

  與此同時,持續增加的石油進口量,也不斷加重著近海石油污染風險。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民庭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目前我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90%以上的進口石油運輸通過海運方式完成。僅1998年到2008年十年間,我國沿海發生船舶溢油事故718起,溢油總量達11749噸。

  渤海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溢油污染尤為嚴重。渤海是我國唯一半封閉型的內海,為遼寧、河北、山東和天津三省一市所環繞,海水交換能力差,海洋生態系統脆弱。2009年,渤海一共發生4起油污染事故,其中2起為原油,2起為燃料油;2008年,渤海共發生12起小型油污染事件。這些污染對渤海灣造成的不良影響,與其他海域相比,持續時間將更為漫長。

  河北黃驊海事局工作人員王正賀表示,目前,其轄區內移動式平臺施工作業頻繁,2008年以來施工高峰期達十幾座平臺,油類及其相關作業活動船舶也大量增加,而作業範圍大部分在近岸海域的漁業養殖區或漁業傳統捕魚區,因此,防治海洋溢油污染的任務很重。

  山東長島縣與河北樂亭縣更是深受油污之害。2005年6月至12月間,勝利油田海洋採油廠海底輸油管道遭盜油團夥打孔盜油,造成原油外泄;當年12月,在附近海域,中海油下屬的“大慶91號”油輪在運載途中發生艙裂,原油大量泄漏。這兩股油污波及長島縣與樂亭縣的漁場,造成海産品大量死亡,兩地漁民分別向青島海事法院和天津海事法院提起訴訟。2009年11月,青島海事法院駁回長島縣漁民的訴求。經過5年等待,樂亭縣六家漁民于2010年11月與被告達成調解協議。

  作為樂亭縣漁民代表,魯月波全程參與了那次索賠。“聽説樂亭縣漁場最近又有油塊了,這才乾淨了多久,漁民處境難啊!”他慨嘆道。

  今年6月,中海油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周邊3400平方公里海域由第一類水質下降為第三、四類水質。在此期間,長島縣與樂亭縣均出現海産品死亡現象。近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公佈,兩地所出現的油污均非來自蓬萊19—3油田。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