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雲南省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交出新答卷

2022-09-21 14:40:00
來源:雲南日報
字號

  雲南省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交出新答卷——

  唱響“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時代強音

  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428萬人;5年超過600萬人次職工投身技能競賽;125家企業自主認定職業技能等級;28個省級改革試點帶動535個試點引領“産改”走深走實……近日,在雲南省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會議上,關於雲南“産改”的嶄新答卷振奮人心。

  自2017年啟動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以來,雲南省堅持高位推動、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緊緊圍繞“培育一支符合雲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要求的産業工人隊伍”目標,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唱響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時代強音。

  統籌推進

  理順體制機制破難題

  “到2025年,全省技能人才總量要達到500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55萬人以上。”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雲南省新時代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十四五”規劃》,圍繞“十四五”期間建設覆蓋廣泛、梯次合理、素質專精、規模宏大的産業工人隊伍進行詳細規劃。

  這是省委、省政府第一次專項制定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的5年發展規劃。為了做好這份規劃,從2021年6月起,省總工會就會同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工業和資訊化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省工商業聯合會等部門,分片區、分類別進行調研、座談,摸清情況、徵求意見,最終形成《規劃》,為未來5年雲南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了“路線圖”。

  “産改”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週期長,推進這項工作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全省“一盤棋”推進。省委把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統籌推進,成立了由省委副書記擔任組長、15個省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雲南省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匯聚合力推進“産改”。領導小組建立了定期會議、掛鉤幫帶、改革工作培訓交流、分類指導、考核評估等11項機制,促進部門聯動、齊抓共促。

  在省級的示範引領下,全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35家省屬國有企業和中央在滇企業全部成立相應改革機構,加大對改革的考評督查力度,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工會牽頭協調、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和保障。

  體制機制順暢,改革活力迸發。隨著一批重要制度成果陸續出臺,推進“産改”的“四梁八柱”逐漸架構成型:在制定《雲南省新時代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十四五”規劃》的基礎上,省級各部門配套出臺了109項制度措施,構建了全面規範、較為完備的改革制度體系。特別是針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了破解措施。

  針對全省技能人才偏少、學技能熱情不高的問題,制定《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技能雲南”行動的意見》《雲南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出臺《關於人才服務現代産業發展的十條措施》,對技能人才培養激勵力度空前;針對産業工人收入偏低等問題,省國資委牽頭制定《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實施意見》;針對建築工人維權困難、技能偏低的情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牽頭出臺《雲南省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築産業工人隊伍實施方案》;針對農民工融入城市和穩定就業難等問題,省總工會出臺《服務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職工群眾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産業工人權益加以制度保障。

  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破除了“産改”的體制機制壁壘,開闢了改革的新局面。全省目前已形成了以曲靖市麒麟職教集團為全國改革試點、28個省級改革試點為帶動、各級535個試點為支撐的改革示範體系,帶動各地各單位掀起新一輪改革熱潮,有力地把改革引向深入。

  搭好舞臺

  讓産業工人脫穎而出

  10多年前,21歲的農家姑娘李慶鸞懷著“在昆明紮根”的願望,進入一心堂物流中心工作。從一名驗收員做起,她利用公司搭建的舞臺不斷提升技能,現在已成長為計劃部經理,在昆明安家立業。“只要肯苦幹實幹,我們都有出彩的機會。”李慶鸞説。

  在一心堂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員工參加培訓後,經過企業自主評定,即可獲得相應的職稱和證書。2021年到2022年,一心堂集團有1.5萬名産業工人參加培訓學校舉辦的技能提升培訓,認定技師100余人、高級技師100余人。

  提高産業工人地位待遇是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核心任務,也是激發産業工人隊伍活力的關鍵之舉。近年來,雲南省多措並舉提高産業工人地位待遇,從改革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方式,到完善分配製度,不斷打破産業工人職業發展的“天花板”,讓廣大産業工人工作更有勁頭、生活更有奔頭。

  ——省工信廳明確,在職稱評審中,對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産業工人,可不受學歷和資歷條件限制,破格申報評審高級職稱。

  ——省人社廳深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改革,在工程技術等領域推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有效銜接,2019年以來共有4.5萬名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實現發展貫通。推行企業自主認定職業技能,全省用人單位評價機構備案已達125家,18.3萬人次職工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印發《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完善符合技術工人特點的企業工資分配製度,強化工資收入分配中技能價值激勵導向。

  ——各級工會領導機關配備一線職工和勞模兼挂職副主席231名,4.7萬多個單位建立職代會制度、實行廠務公開,全省企業職工董事達2151人、職工監事達2168人,産業工人主人翁地位進一步增強。

  在為職工成長成才鋪路架橋的同時,省級各部門做好政治引領、權益維護、生活服務等工作,讓産業工人安心安業。

  省總工會深化集體協商工作,投入資金2.5億元支援職工服務陣地建設工作,持續開展醫療互助活動、技術工人療休養,常態化開展送溫暖活動,大力推行惠就業、惠知識、惠技能、惠健康、惠文體、惠生活等方面的普惠服務,不斷滿足産業工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面對全省70余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等部門密切合作,加強組織吸納,切實維護權益,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新業態行業、企業簽訂集體合同1407份,惠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10.4萬人;為3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免費發放電子閱讀卡1萬張,組織培訓和技能提升6000余人,切實凝聚和服務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服務大局

  為高品質發展添動力

  雲南磷化集團昆陽磷礦産品加工運輸中心裝機班班組38名工人中,有高級技師1名、技師16人,員工中一半以上都在技能比賽中拿過獎。作為班長的裴貴虎自豪地説:“我們積極參加從公司、集團到區、市、省級的技能競賽,依託建在班組裏的肖永湖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裴貴虎技師工作站,開展‘一崗多能’技能培訓,班組65%的員工能夠掌握3項以上技能,生産質效得到大幅提高。”

  工人強,則産業興。在高品質發展新征程上,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內涵。雲南省始終將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為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的關鍵舉措,激發廣大工人的創新創效,提高産業工人隊伍的技能水準,為全省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強化政治引領。省委出臺《關於深化新時代黨建帶群建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産業工人中的黨群組織建設。省委組織部選派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2.2萬名,發展産業工人黨員2.5萬名。省總工會在百萬職工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主人翁精神培育等五方面行動,深化“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活動,使廣大産業工人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唱響“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主旋律。

  搭建創新平臺,鼓勵職工創新創效。全省建成35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以省級以上勞動模範、雲嶺工匠工作室等為引領的創新平臺434個,發動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36萬條,獲得專利1.8萬項。

  以勞動競賽為抓手,激發幹事創業活力。近年來,各級人社部門、工會圍繞全省鐵路、滇中引水、金沙江水電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及綠色硅、綠色鋁、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超過600萬人次職工投身競賽。

  提升産業工人技能,為産業發展賦能。省人社廳對涉及雲南省5個萬億級支柱産業、8個千億級優勢産業的培訓項目上浮補貼標準,持續支援建投、交投、能投、昆鋼等用工規模較大的企業實施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壯大産業工人隊伍。2019年以來,省級籌集資金33.2億元,組織職工技能提升培訓350.8萬人次,實現等級提升76.3萬人次。

  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産業發展精準輸送人才。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確定62家企業為雲南省建設培育的産教融合型企業。全省目前已有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11個、省級39個。

  隨著“産改”的深入推進,産業工人隊伍規模日趨壯大,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全省農民工産業工人達526.4萬人,較2017年增長73.9萬人,增幅達16%,有力增強了産業工人主體力量。全省職業院校達446家,在校生規模從2017年的93.4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125萬人,全省中高職畢業生達136.8萬人,為産業強省建設培育了一支大規模、高品質的産業工人“後備軍”。

  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總量歷史性地達到42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5.7萬人,比2016年增長50.8萬人。下一步,雲南省將圍繞《雲南省新時代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十四五”規劃》,繼續細化改革措施,推動改革不斷邁向新臺階,加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産業工人隊伍,為開創雲南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記者 郎晶晶)

[責任編輯:楊永青]